农村的六零后老人,该如何面对养老问题?三类老人,对应三种办法
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对这一问题有切身的体会。我就结合一下农村六零后现状,为大家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回答。
我们村有很多六零后老人,大致分为三类人:有正式工作的、没正式工作的、手里很有钱的。因而,关于六零后养老问题,还是要结合这3类人来看待。那么,农村的六零后老人,该如何面对养老问题?我认为三类老人,可以对应三种办法
首先,有正式工作的农村六零后,应该注意理财问题和健康问题。最大的六零后,已经61岁了,最年轻的也52岁了。最大的六零后,已经临近退休,给自己攒足够的钱用于养老,再加上退休后的养老金,养老问题还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最年轻的六零后老人,还是要注意理财问题,千万不要随意挥霍自己的养老钱。
从农村实际来看,农村有正式工作的不多,享受五险一金的六零后老人更是少之又少。
其次,没正式工作的六零后,一般是在外打工的或者在本地打零工的农民工。这两类人有一个共同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孩子已经成家或者孩子已经独立,一旦不工作就需要靠孩子。所以,有土地的还是好好经营好自己的土地,有一技之长的还是要多注意攒钱,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出苦力的,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
这一类群体,也是农村最常见的群体。这一类人,一方面要注意身体,另一方面要给自己存钱。此外,最为关键得是与自己的孩子处理好关系。
最后,有钱的六零后老人,不同于上述两种,就是单一的有钱。这一类人,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合理的财产分配和高效的自我理财。特别是自我理财,在财产分配合理的基础上,多给自己留一手。毕竟,孩子成家之后都要忙自己的生活,一定要管好自己的事情。
综合来讲,六零后老人在面对养老问题上,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把握住两点即可:善于理财、养好身体。大多数人可能会说,农村六零后为什么不买保险呢?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身边的六零后老人都不会轻易的去买保险,而是寄希望于自己的身体好一点,这也是绝大多数六零后老人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