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妈妈1岁了”——失能母亲康复实战助力百万失能老人康复之路
2021-01-11 19:53  浏览:38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房地产报”


09:41

2020年12月8日

今天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栗妈妈看到墙上的一张照片突然问,“这孩子是谁,我不认识?”我回她,“这是您儿子栗文忠”。她认出了儿子,但又不记得他多大了。只是一个劲儿地夸他又会持家又会挣钱。这一幕,令人心酸又温暖。

——护工涓子日记

2021年1月9日

昨天晚上,栗妈妈睡的都不愿起来小便,是我把她叫起来的;栗妈妈早上起来很是不错,洗漱完就去吃饭了。过会儿五姐夫来了,和她打了招呼,她也满脸笑容地回了他,只是不记得了。后来,我们出去转了转,栗妈妈走路是越来越稳了,但她还是喜欢拉住我,人老了就是很胆小,也害怕没人陪她们,这是本性。但愿栗妈妈越来越好。

——护工涓子日记

中房报记者 李燕星丨北京报道

栗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妈妈,也是一位失智失能妈妈。

2021年1月11日,栗妈妈离开石景山医院急救室整整一年;这一天,她1岁了。经过1年科学照护,栗妈妈病情渐渐好转,从最初连一根胡萝卜都递不到嘴边,变成现在已经可以下床独立行走数百米,饭量也从最开始的一小碗汤面变成了双倍。最近一次见她时,她变得脸色红润,身形胖了些,还能清晰地与来客打招呼。

一切来之不易,过程是艰辛的。

“在一位失能妈妈康复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家庭协助、传统美德传承以及科学照护的重要性,这些有效协作帮助一位失能老人恢复了健康。但是无体制、无机制、无全社会联动,家庭独生子女是不能长期承受的。”栗文忠说。

━━━━

被囚住的寒冬:病情已达临界点


00:48

回想起一年前,家人至今心有余悸。

2020年1月11日,88岁高龄、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栗妈妈,突然变得烦躁不安,神志不清。

生命与分秒相争。

栗妈妈被迅速送进北京石景山医院,老人右侧额、颞、顶、枕部出现广泛慢性硬膜下水肿血肿。

“老人病情已达到临界点,越早手术越好,否则容易引发脑疝。”石景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巍、副主任青松、医生邵鹏飞达成共识。

手术迅速展开,在石景山医院度过生死未卜的289分钟后,栗妈妈安全地从手术室推了出来。

家人此刻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

重生的日和夜:科学实行个性化定制康复


02:02

2020年1月11日晚,10点10分,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栗妈妈,重生了。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时刻,但也是一些新问题的开始。

术后,栗妈妈病情并不稳定,时常狂躁不安,偶尔还会动手打人,短短几日就有2名护理人员离开,其中一位只呆了2天,这令子女们无奈又焦急。

面对病患中年迈的老妈妈,子女们并未放弃,静下心来,在定时复诊中制定了详细陪护方案,包括寻找与康复中妈妈相处的方法:日常身体康复护理、科学地安排饮食、精神与心理复位、护工激励机制……

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于一个小家庭来说,都十分具有挑战性。

首先,为了科学护理,栗妈妈的家人专门去医院询问医生,制定了科学康复图:

在陪护方面,要做到科学有效:

6点半洗漱(洗手、脸,涂护肤用品),然后喂温度适宜白开水;

7点前喂早餐,餐后根据需要喂药、换药;

9点至9点半用机器协助下床大便、洗身;

10点钟喂水果,需用微波炉打热;

……

白天每小时翻身一次,夜间每3小时翻身一次,换尿不湿一次;

照护要有耐心,长期反复的工作需要家人们耐下心来。

要抓住有效时间在5至8分钟结束用餐,一旦开始睡觉,绝不能进食,若口中有食,捏合谷穴刺激,供水下咽;

大便两天一次,小便4个半小时,协助排;

注意室温,每天两次康复训练,揉按大小腿,助力下床;

咳痰扶起拍背,上下午各10分钟,空掌鼓起,力度适中;

雾化治疗,每天2次,每次15分钟

……

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9点睡觉,护工黄四娟也就是简称“涓子”的女同志,280多天来细致地记录和标注了每一项看护细节,家人每天都对这些记录进行标注批注,每周每月都有详细的心理护理心得和总结。

另外,在饮食安排上,“栗妈妈术后患上腿积水,为了给她补气血、补硒,我们给她换着花样炖汤,鸡汤、海鲜汤、松茸汤等”,另一位李姓护工表示,“她不太爱吃海鲜,我们就剁碎了包成饺子,这样她就接受了”。

与此同时,为帮助栗妈妈唤醒记忆,家人更是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暖心事:收集家庭老照片,陪栗妈妈看老电影,定时陪她散步,陪她打麻将,耐心倾听她啰嗦。为了让她更快康复,家人们还经常聚在一起下厨。

“照顾失能老人不只要有科学的护理方式,细心、耐心和热心,还要有精神上的科学护理,要摸清老人的脾气和喜好,细心地琢磨与化解,一切要循序渐进慢慢来。”栗文忠说。

“‘三心’确实很重要,只要身在其中才更深有感触。最开始栗妈妈总是不爱走动,我会很严厉地说她,但后来发现,温和地哄她效果更好。”涓子表示,照料老人除了“三心”,还需要有热心和责任心,“严厉对待她反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无形伤害”。

经过悉心照料,栗妈妈术后症状有所缓解,虽然将近90岁高龄,但发病次数越来越少,已在慢慢好转:

涓子说,2020年3月初,栗妈妈还需要依靠吊车起卧康复,通过按摩和运动增加脚踝和手臂力量;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她去年5月底就可以依靠助步器行走了;到去年7月底,她就可以脱离助步器行走了;现在已经基本康复,饮食更加规律,记忆力也增强许多。

━━━━

理想因她而生:做好社会联动大命题

栗妈妈,只是4000万分之一。

2016年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已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

如果一个失能老人牵绊的是一个三口之家,那这便是一个至少关于1.2亿人的社会命题。

“通过照顾失能母亲我们真正感觉到靠一个家庭、几个子女,尤其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几乎无法实现常态化照顾,我们需要形成一种机制,比如在改造小区和新建小区中留出200至600平方米空间进行社区养老,有失能老人家庭出现时,这些都将是最有利保障。”栗文忠说,一方面解决老人离不开家庭照顾与亲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家庭照护负但,通过家庭、社区、社会共同努力,给予失能老人以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这说出了失能老人家庭的心声与最真实需要。

受到照护失能妈妈的实践启发,中国房地产报社计划未来5年,要联合政府、机构、企业共同帮助10万失能妈妈走上康复之路。

心中有了想法,行动是第一位的。

为了推动“百城万站”养老驿站落地,中国房地产报社已展开积极行动,计划联合致力于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企业、平台如荣盛集团、伟光汇通、中房集团、九如城集团、广东触点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行业报协会等,迅速筹备了“中国社区康养联盟”、“中国社区养老研究院”等工作。

在全国主流媒体转型交流中,中国房地产报积极呼吁各主流媒体投身于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中来,同时介绍了全国百城万站社区养老驿站设计大赛的统筹设想,来自全国百余家主流媒体的社长、总编辑在听取了相关介绍后,对应对老龄化大潮下养老驿站计划及“服务好老年人”的公益之举给予高度肯定与赞扬。

中国教育报总编辑周飞表示,“中国房地产报关注失能失智妈妈这个群体,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养老机构给予了行业启迪。”

各媒体纷纷也转发报道相关倡议。

这是火花效应。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一群媒体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关爱老年人,率先向社区养老驿站迈进了一步。

2020年12月29日和31日,在中国房地产报社社长、社委会主任栗文忠的带领下,“社区养老驿站”调研小组一行先后到中国妇女报社、与孙钱斌社长、薛小丽副社长等领导,到达人民政协报社,与王相伟社长、许水涛副社长等领导就“建设百城万站中国社区养老驿站”的产业构想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讨论,并初步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意向。

中国妇女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孙钱斌表示,“我们非常支持中国房地产报发起的‘百城万站社区养老驿站公益设计大赛’合作倡议,我们也将拿出报社最优质的资源,为中国失能和半失能妈妈们的社区养老康复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人民政协报党组书记、社长王相伟表示,“这种公益活动我们肯定大力支持。我们还可以专门办一个研讨会,围绕‘十四五’规划,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展开深入讨论。”

2021年1月3日至5日,元旦假期未过,中国房地产报社一体化平台中心“社区养老驿站”调研小组一行远赴中原,走进“中国康复设备之都”河南安阳,先后与安阳市政府、中国康复设备领军企业翔宇医疗、中国文旅康养领军企业亚东建发集团等领导就“建设百城万站中国社区养老驿站”产业构想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并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

在中国房地产报大力推进养老驿站之际,2020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福祉,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意见就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提出四个方面23项举措。

这一意见的发布恰如急时雨,为“百城万站”养老驿站推进带来了喜讯、力量。

老龄化大潮正扑面而来,栗妈妈的照护经验、千万名失能老人的现状以及康养事业联盟的力量下,将为养老社会化服务奠定更好基础,为更多失能失智妈带来福音。

责任编辑:马琳 刘亚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发布人:076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