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5岁的杨振宁将国籍由美国改回中国,并且担任中科院院士一职。
杨振宁可以说是声名显赫,不仅取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在世界上,是排在理论物理界前五的著名科学家。按理来说,这样一位优秀人才重新回归祖国,国人应该都非常欢迎,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院士在改革开放初期,不顾美国阻拦,毅然决然地回归了祖国的怀抱,但杨振宁却并未选择回国,不仅如此,他还加入了美国的国籍,因此才引来了爱国人士的谩骂。许多人都说,如今已经年老的杨振宁,之所以想改回国籍,只是为了养老,这样数典忘祖的人,根本不配得到尊重。
其实这样说的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忽略了杨老这些年,对于国家做出的贡献。
一、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众所周知,新中国建立初期,中美关系非常冷淡。因此两国人民很难进行来往交流。1971年,中美关系有所缓和,当杨振宁发现自己能够回国之后,就立刻动身前往中国。
他的这次回国,是冒着相当大风险的,美国一发现他离开,联邦调查局与中央情报局第一时间就打来了电话询问,后来还多次盘查,甚至出言威胁他回去,但杨振宁却不为所动,依旧是坚持每年回国一两个月。
这回国的时间里,他多次与国家高层会面,介绍美国那边的情况,并且以自己为媒介,促进两国良好交流。因为杨振宁对于两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因此他成为了双方良好交流的传声筒,为后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打下了良好基础,促进了国家发展。
同时,他在美国不忘宣传中国文化,改变老外对于国人的固有认知。由于当时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时间不长,因此许多人对于中国人的印象还保留在19世纪,对此,杨振宁在美国各地展开演讲,宣扬中国文化,并且在获得诺贝尔奖时,也是以中国人身份登台的。
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杨振宁虽身在国外,但时刻心系国家。他知道,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就必须重视教育,他凭借自己的身份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多次对中央领导们强调教育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所与此同时,他还针对中国国情,提出要首先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学习国外科研,他的这些建议都深刻影响到了中央的决策,对于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支持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将自己在美国的房子卖掉,领头建立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病说服美国的金融大亨詹姆斯·西蒙斯给清华大学捐钱。同事,他在清华大学应该享有的百万年薪丝毫不取,尽数捐献给了研究所。
据不完全统计,杨振宁累计为国家教育事业筹措资金达20亿人民币,帮助建立一流物理实验室超过60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促进科研发现发展
杨振宁从担任清华教授以来,已经发表了数十篇篇SCI论文,令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度向前推进了三十年。
每次回国,他都会在全国高校进行演讲,并且与国内同行进行交流,提出珍贵建议,就连邓稼先先生也曾接受过他的帮助。
杨振宁先生说,自己一直都以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对于他生活上的选择我们没有资格评价,但他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贡献却值得我们永远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