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北极熊
俗话说,养儿防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个说法,以前的家庭儿女比较多,女儿嫁出去以后,就算婆家的人了,父母老了以后就跟着儿子儿媳生活。
而当今社会,婆媳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生活习惯的不同,亲情之间的隔阂,让一些婆婆和媳妇总是不能推心置腹地相处。
婆婆想,我儿子娶了你,我总要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你到底拿不拿我当妈看。
媳妇想,我刚嫁给老公,总要先看看婆婆到底对我怎么样,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妈。
于是,婆婆和媳妇互相观望,在面对一些家庭事务的处理上,也变得非常敏感,对方稍有风吹草动,立马觉得这是恶婆婆、恶媳妇。
到头来,婆媳关系还是闹得很僵。
如果这个家庭有一个女儿,当妈的跟自己的女儿沟通起来就方便多了,毕竟是看着长大的孩子,知根知底的。
而生活中,一些媳妇对婆婆和自己的亲妈也确实没有做到一视同仁,让婆婆寒了心。
这时候,女儿在母亲心目中的位置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前段时间,岳母的突然造访,让我重新认识了“养儿防老”这个概念。
岳父在我和妻子结婚之前就去世了,妻子还有个哥哥,岳母一个人把儿女的婚事都操办完了,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岳母一直自己在老房子住着,儿子结婚的时候,她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还借了亲戚几万块钱,给儿子买了套房子。
所以儿子结婚以后,就把母亲接过去了,一年多,一直和和气气的,也没听说发生什么矛盾。
那天是周末,岳母挎着一个大包敲开了我家的门,老婆开门以后就问,咦?妈,你怎么来了?
岳母欲言又止,眼眶里有些湿润,老婆把她迎了进来,倒了杯水,岳母才吞吞吐吐地说了起来。
原来,自从到了儿子家以后,岳母渐渐发现儿媳是个“两面派”,当着丈夫的面对婆婆很孝顺,但只要丈夫不在的时候,根本没有好脸色给她看。
岳母每天起得很早,出去买菜,然后给两个人做手工的那种菜饼,熬粥,想让儿子跟儿媳吃点干净热乎的饭菜。
这个儿媳很有意思,丈夫在场的时候,她就对婆婆做的饭赞不绝口;丈夫不在场的时候,她就对婆婆横眉冷眼的,但婆婆为了家庭的和睦,都忍了下来。
那天婆婆生日,儿媳买了很多菜,自己专门下厨,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吃饭的时候还掏出一个精美的礼盒要送给婆婆当生日礼物,婆婆打开一看,是个玉镯子。
吃饭的时候,儿媳冲儿子使了好几次眼色,儿子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实话,原来儿媳的弟弟要买房子,所以儿媳想问婆婆借10万块钱。
婆婆说,我的积蓄当时都给你们买房子了,我又没工作,还吃着低保,现在哪还有什么钱啊。
儿媳说,妈,您那套老房子不是还在嘛,带院子的,能卖好几十万呢。
儿子也在一旁帮腔:算是我们借你的,一有钱就还给你。
婆婆心里想,指望你们还?这几年在你们家住着,我连买菜都是用自己的钱,你们俩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一万多,我见你们一分钱了吗?
想是这么想,婆婆却没有说出来,拖了一段时间,儿媳的脸色又不好看了,所以老太太就偷偷带着行李跑到了女儿家,跟我们商量商量这事。
老婆听完,气得要死,对岳母说:妈,你也别回你那宝贝儿子那里去了,就在这安心住着吧,指望他们给你养老,我看是没戏了。
老婆说完看了看我,意思是征求我的意见。
我耸了耸肩,意思是答应了。
这种事情没理由拒绝啊,本来父母年龄大了,想在自己家里住,或是去儿女家住,这是他们的自由,更何况我们家三室一厅,一百多个平方,也能住得下。
我觉得现在也没必要把儿子女儿分得那么清楚,包括什么孙子外孙的区别对待,都是老传统了,别管谁的父母,都当父母待就行了,简简单单,心安理得。
正所谓,养儿防老不一定,女儿有时候也是贴心小棉袄呀!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一起聊聊生活中的情感故事。
#MCN百夫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