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让老人幸福,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文明!
2020-11-13 21:59  浏览:44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不用上班的老人有的幸福,有的未必幸福,恐怕不幸福的要更多。老人的生活质量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关注老人是否幸福,既是一种道德,也是社会责任。

我想最不幸福的老人恐怕就是农村老人了。大概半年前我曾撰文《60岁照顾80岁,谁之过?》,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我的两个姑妈都是农村人,都已经60出头了。大姑妈有糖尿病、高血压、脑缺血,小姑妈有中度抑郁症。但是他们都迫于生活,不得不到上海照顾80岁左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我问大姑妈:“你这么多病,一定要去上海当保姆吗?能不去吗?”

“不去,该怎么办呢?”大姑妈浑浊的眼睛没有一丝光芒。大姑妈和大姑父年纪大了,勉强耕点田,种点菜,如果不生大病,尚可自保。可是如今大姑父有肝癌,大姑妈一身的病,他们需要钱。可是表弟表妹又没出息,他们自保都难,几乎拿不出钱来给姑父姑妈治病。万般无奈下,姑妈唯有去上海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更老的老人——其实姑妈的身体情况也已经到了需要别人照顾的地步了。姑父则想着办个假身份证,去上海当个小区保安。想想大姑妈和大姑父晚年的境遇,每次都难免伤感。

二姑妈的抑郁症一直得不到表弟和弟媳的重视,他们说只是心情不好。后来三甲医院的诊断也让他们半信半疑。和大姑妈的儿女相比,二姑妈的儿女更没出息。表妹尚可自保,表弟志大才疏,欠了许多债。二姑妈为了自己的养老,更为了替儿子还债,一边吃着抗抑郁药,一边到上海照顾80岁左右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

在农村,像姑妈、姑父那样老来辛酸的人真的不少。三十多户的村庄,能算得上幸福的老人恐怕也只有一两个。按理,到了这个年龄,应该开始安享晚年了,可是农村的老人们几乎没有一个会停止劳作。跟多年前相比,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的身体不行了,或多或少地病体缠身,但是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为了子女的生存,而不得不艰难地劳作着。


城市老人能幸福的也不会太多。个人以为,城市老人面临的生活困境可能主要来自两点:一、退休金不足以安享晚年。二、与儿媳或女婿相处不好,长期孤独,无法享受天伦之乐。

关于第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我就不谈了。我重点说说第二点。

如今的城市老人多数情况下,大概只有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刚出生的那两三年,能三代同堂,能在帮子女带孩子的艰苦劳作中顺便享受一些天伦之乐。孩子大一些,能上幼儿园了。多数老人都会离开子女,回到原来的家,过着较为孤独的生活。之所以如此,一般情况都是难以和儿媳或者女婿长期相处。为了儿女家庭的和谐,多数老人会选择离开,开始孤独的晚年。

有一天,我在对面小区看到一个低垂着脑袋,坐在石凳上的老人。和周围的欢声笑语极为不和谐的是老人似乎雕塑般地坐着。我不由地多看了几眼。老人缓缓地抬起头来,是一张熟悉而陌生的面孔。这不是我的老上司蒋书记吗?我记得蒋书记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月还是神采奕奕的。他口才极好,思维活跃,也读过一些书。我们都觉得他根本不像是要退休的人。可是眼前的他目光呆滞,神情枯槁,我真担心是认错了人。

“您是蒋书记吗?”

“您是?”

“我是江海志啊!”

“哦……江海志。好像是有个江海志。”

“您怎么在这里?”

“前几年帮儿子带孙子,现在回到这里了。我退休后的家就在这个小区。”

我算了一下,蒋书记至多退休5年。他为何衰老得如此迅速?我想,孤独很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无论是农村, 还是城市,我以为侵蚀老人生命的除了身体上的疾病外,就是精神的孤独了。别看他们广场舞跳得那么欢,或许那就是他们一天中唯一的欢乐,唯一的不孤独。

老人的幸福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方面,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非常可惜,如今的中国人在赡养父母,孝顺父母这个方面已经做得大不如以前了。培根若有知,一定会叹息不已。

英国哲学家培根

让老人幸福,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文明。我们曾经做得很好,这个传统,我们必须回归!


发布人:2d1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