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的家庭里面应该很少有独生子女的存在吧?
家中都是兄弟几个,或者姐妹几个,通常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上都比较困难,因为家中要养这么多孩子,通常作为老大的哥哥或者姐姐,总要担起养家的责任。
像很火的电视剧《欢乐颂》中,角色“樊胜美”就是这种典型的人物,通常会为了自己家的家人而烦心。
还有《安家》,里面孙俪的角色“房似锦”是家中的老大,为了给弟弟买房,将自己的所有的积蓄都掏给了她弟弟。
其实在现实中不缺少这种事情,而且这种事情往往比电视剧中要残忍的多得多。
下面要说的这位,生活中也是非常的不幸,他就是演员孟庭丽。
可能这个名字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但是她出演过的电视剧很多人一定看过。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孟庭丽出生于台湾省,虽然没有做过主角演过什么出名的电视剧,但是在“配角”这一方面,还是属于“专业户”的人。
作为一个60后,家中自然是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做为一般的多人口经济还贫困的家庭,孟庭丽做为家中兄弟姐妹的老大,早早地就担上了“养家”的责任。
为了能帮父母减轻负担,家中的家务孟庭丽全包了,弟弟妹妹在玩的时候,她已经把饭做好了,弟弟妹妹在睡梦中的时候,孟庭丽把家中收拾的干干净净。
但尽管孟庭丽做得再多,也不能增加家中的钱财,家中的日子过得依旧贫困。
无奈之下的孟庭丽考入了卫校,学习技术,考了护士证。
但是护士的工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而且还要经常上夜班,家中的家务自然也是没时间做,护士这个工作挣得那些钱根本就不够一家人的开销。
于是孟庭丽开始了她的兼职,在兼职中误打误撞的进入了演艺圈发展。
误打误撞进入演艺圈
孟庭丽的五官长得特别好看,而且个头还高。有着形象上的这两个优点,孟庭丽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模特的工作。
做起了广告模特的孟庭丽感觉,这个工资比护士的工资高多了。
因为相貌的原因,孟庭丽不仅仅只做了广告模特的工作。在一次《中华警花》的导演看电视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孟庭丽的广告,就觉得她十分适合剧中的一个角色,于是孟庭丽误打误撞的进入了演艺圈工作。
成为演员的她,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演技还是深受好评的。虽然没有因为哪部剧大红大紫,但也有了不小的名气。总有剧本来找孟庭丽,要求她出演其中的角色。
孟庭丽也十分地珍惜每次的拍摄机会,因为这样不仅仅能完成自己的喜欢的工作,还可以赚钱补贴家用。毕竟当演员,赚的钱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自己省吃俭用,家人却“吸血不断”
随着戏越拍越多,孟庭丽的收入也越来越高,片酬也越来越高。
但不论她挣多少钱,都无法满足家人的“血盆大口”。每次的高收入,代表的是家里人的压榨。
虽然收入渐渐高起来,但孟庭丽从来不舍得为自己买一件好衣服,吃一顿好吃的。反倒是她的家人,一看孟庭丽这么能挣钱,父母干脆也辞职不干活了,过起了”养老“的生活。而家中的弟弟妹妹也都依靠着孟庭丽养活。
孟庭丽非但没有一句怨言,还觉得这样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怀着这样的心态,孟庭丽一直在“苦苦坚持”。
就这样,家中人把她当“取款机”,没钱就找她要,而她也甘愿被家人“吸血”。
因拍戏失去“宝宝”
孟庭丽疯狂拍戏,家人疯狂“取款”,原本以为赚更多的钱就会满足了家人的她,没想到会迎来这人生中的第一个不好的“后果”。
由于每天没日没夜地拍戏,孟庭丽连自己怀有身孕这个大事都不知道。再加上40岁已经是高龄孕妇,身体上的劳累,加上熬夜,让孟庭丽一下没挺过来。
本来能孕育一个宝宝的孟庭丽,就这么与小天使失之交臂。但孟庭丽还安慰自己,会有的,只是缘分没到。
想不到的她,在失去宝宝没多久后,就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
一直忙于事业的孟庭丽终于知道,生命就是本钱。选择不摘除子宫后,她决定拍完戏,过几年之后就要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回归家庭,相守自己的后半生。
因拍戏去世,但有8人替她活下去
只是孟庭丽还没等到自己怀孕的消息,就倒在片场,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长期的拍摄,加上身体上的虚弱,让孟庭丽在拍摄《你好,美玲》的时候,突发休克,救治无效身亡。
剧剧组的人说,孟庭丽在拍摄这部剧时,患有一段时间的感冒,由于她担心耽误拍摄,所以就没有及时地去医院救治,随后病情严重,病毒转变成了肺炎。
肺炎没治好,在拍戏的时候就突然昏倒在地,休克不省人事。导演对孟庭丽做了十几分钟的心肺复苏,也没能救回孟庭丽的生命。
死后,家人尊重她生前的意见,将她的器官捐献给了8个人,救了这8个人的命。
孟庭丽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活了下去。
孟庭丽去世的事情也没让她的家人清醒,在孟庭丽死后的房子里搜刮钱财。但由于孟庭丽每次都把钱如数交给了家中,导致她的家人在家中也没有搜到半点钱财。
结语
孟庭丽这种舍我为家的情怀,是别人比不过的。
但是这种事情,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赞同。一味的忍让只会让她的家人更“嗜血”。
造成这样的后果,不只是孟庭丽家里人的逼迫,还有她自己的“心软”。
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奔波忙碌,始终没有为自己着想,女人一定要爱自己。
一个家庭里面,付出最多的也不被疼爱,满足不了每个人的欲望,最后大家只会认为你是“欠”我们的,付出越多,恨你的人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