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15岁男子网购“迷药”,为测试效果,放入了女同学的饮料中
2021-02-16 17:42  浏览:563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北京,15岁的王某在网上购买了迷药,放入一同上课外培训班的女同学姗姗喝的饮料中。姗姗回家途中昏倒在路上,家人将姗姗送医后,检查发现姗姗血液中有精神类药品,遂报警。警方以涉嫌强制猥亵罪传唤了王某。王某承认自己在看网络小说过程中了解到这类药,就在网上购买了药品,为测试药品是否有效,在姗姗的饮料中进行了投毒。检察院对相关部门下发了检察建议,建议对网站中的涉毒品音视频进行查处。(来源:法治进行时)


【我的看法】

1、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违法犯罪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便利。这些信息对未成年人的腐蚀尤为严重,因此家长不能将手机交给孩子以后就置之不理,还是要注意对孩子浏览网络信息时做一些必要的引导。


2、王某是否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个案子里,警方传唤王某是以强制猥亵罪传唤的,但是当时王某只有15周岁。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负刑事责任。

强制猥亵罪不属于上述犯罪的范围,所以王某对于强制猥亵罪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那么王某是否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呢?

从行为上看,王某将有毒的迷药投入姗姗的饮料中,似乎和投放危险物质罪有点像。但投放危险物质罪是与放火、决水、爆炸并列的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侵犯的是不特定人的安全。这里王某将毒品投入的是特定人的饮料中,危害的是特定人的生命健康,不会给不特定人的安全造成危险,所以不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那么,是否就一定无法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呢?

并不是。

刑法规定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八种犯罪,并不指必须是这八种罪名,还包括其他犯罪中所涉及的这八种罪行。


比如说,根据刑法的规定,绑架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的,仍然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但是属于结果加重犯。

而绑架罪并不属于八种罪行之一,难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杀人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吗?并不是。

他们虽然对绑架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对故意杀人罪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这个时候,就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这个案子里,虽然王某对强制猥亵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投毒造成姗姗重伤或者死亡的话,就要按照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来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3、这个案子也告诉我们,在外饮食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让打开的食物、饮料离开我们的视线,防止被人投放不知名的物品。


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懂法,不知不觉中就触犯了法律。如果他知道这是一件违法的事情,也许该男子就不会这么做了!


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全民普法时代,法律常识已是我们的“日常必需品”,只有学法、懂法才能走遍天下,否则我们将会为自己的无知买单。


新的《民法典》已经生效,其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我们出生到读书到参加工作,买房买车,从结婚到生儿育女,到看病养老,都离不开这部法典!


只需要49元,买一本《民法典》就送一本《法律常识》,买来放在枕边随时翻阅参考,非常的实用,受益无穷。(点击下方购买,春节不放假)

学点法律,不吃亏!


发布人:ed8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