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克塞诺封写了一本书,比较完整而忠实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的言论和经历,书名就叫《回忆录》。与之对应,中国的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部带有回忆录性质的关于孔子言论的著作。
各种名人传记,如《艾伦·图灵传》《拿破仑传》《卓别林自传》《维特根斯坦传》《贝多芬传》《牛顿传》……等等,都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要的精神财富。常见的墓志铭,某人的悼词也带有回忆录的性质。
走向下一刻的每一步,都是以未来目标为指引,以过去至今的每一个积累为基础。此刻,因为有未来有过去而存在。要拥有此刻,过去和未来的目标都特别重要。
在人类从古至今的积淀基础中,有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回忆录。每个都有自己的过去,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家人、社会的现在和未来做出贡献,并且以回忆录的形式保存下来,这就是每个人都欠着社会一本回忆录,因为你的成长利用了前人给的基础。
什么叫回忆录
过去,用文字将自己或者他人的过去经历等记录下来就叫做回忆录。现在,可以用语音的方式,将自己或者他人的过去经历等记录下来就叫做回忆录。
回忆录的价值
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它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全面研究断代史、学术成果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
写回忆录一般只是名人,有故事的人到了老年后才干的事情。于是,回忆录有了让别人去学习的价值。为什么不能这样思考?为了自己未来的回忆录有价值,先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毕竟,没有任何人、任何规矩规定只能是谁可以成为有价值、有故事的人。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都是基于父母、他人、社会的贡献而实现的。取之予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欠着回馈父母、他人、社会。以写好自己人生的回忆录为目标的人生,将很可能是有价值的、精彩的人生。
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老了后都需要写本自己的回忆录,他就会从年轻的时候注意到如下几件事情:
1、 学习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2、 有意识寻找更有价值的事情来做,甚至是轰轰烈烈的创新的事情来做。
3、 平时注意写日记等之类的事情,为自己将来的回忆录积累素材。
4、 为了让未来的回忆录更具有可读性,会思考如何让自己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更智慧、更能干、更能够创造价值。
回忆录与家谱,家谱或称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传承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现在很少有人手里有家谱,家谱文化近乎于失传。家谱对于家教是重要的教材,个人的回忆录,可以是作为家谱的构成部分。
老人写回忆录的好处
退休意味着什么?工作目标的丢失,人生目标的丢失。以人性理论来说,这种目标的丢失,就是让自己的人性缺失了,就是进入淘汰的节奏。还能够有怎样的人生目标呢?写自己的人生回忆录。
必须有目标,但可选择目标有限。
退休了,没有了事业。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了追求是老年人失去生命活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不做点事情,生命失去价值,会加速衰老和告别人世。
创业,竞争,不可能了。时间、精力等等各方面的创业条件都基本丧失了。更不能拿仅有的一点养老金去折腾,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玩兴趣爱好,未必就有兴趣。别的方面又真的没有多少价值。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是:写作自己的回忆录。
写回忆录的好处有
1、促进动脑,激发生命活力。促进学习,要求动脑。
2、老年人的一些人生经历、经验确实有价值,值得挖掘出来贡献社会。
3、有精神追求,有精神寄托,促进健康。也因此学会更好地认知社会,少些抱怨。
4、 给子女做好榜样,促进子女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5、为了写作,可以引发学习、社交等等活动。比如,夫妻两个一起来写,一起来回忆,就是夫妻两个共同的偕老要做的事情,可以提升老人夫妻之间的亲密度。
6、基本上没有投资、没有风险。
老年人怎样写回忆录? 学习些写作技巧。参加点培训班之类的学习。学习用电脑或者是录音口述。不断地练习,每天坚持写一点。许多人的人生,正如同下面这篇网文所描述的情况,我很乐意推荐给大家,很值得读一下。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
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
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
“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
上帝答道: “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患,但却忘记了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在现在,也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
我理解的从未活过,就是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太平淡了。到了老来回忆自己的过往,似乎人生可以说的东西只是:做过些能够养家糊口事情,被社会裹挟着稀里糊涂地过了几十年的时光,最后似乎就剩下吃过些东西,玩过些地方,什么也没有留下。这样的人生,说得好听点叫做:平平淡淡才是真。说得不好听则是:酒囊饭袋,顶着人皮囊过一生。最后能够干什么?抱怨,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