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各种福利制度也越来越健全,尤其是我国的养老体系一直都比较完善。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养老问题也是非常严重。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独生子女赡养负担加重
尤其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的旧的养老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为自古以来我国养老模式就是养儿防老,而且在我国古代因为我国社会生产力低下以及各种生产工具不发达的原因,因此劳动力就成为主要生产工具之一,所以在当时我国古人的人口观念就是多生早生。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养老模式一直都是养儿防老。
但是由于我国早些年多生早生的人口观念,导致我国建国以来人口激增,我国政府难以负担众多人口得生活问题。因此,我国就在建国后实行了计划生育的政策。而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因为在以前,往往都是几个孩子一起赡养父母,但是现在慢慢就变成了一对夫妇要赡养4位老人的模式,这就大大加重了我国目前的养老负担,因此,我国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的难题也都逐一浮露出水面。
而祸不单行,在最近几年我国的养老金也从2015年的10%的涨幅度到如今5%左右的涨幅,养老金涨幅的确下降了不少。因此,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到底该如何负担起赡养父母的重任呢?
独生子女养老负担加大?千万别怕,政府来帮忙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赡养负担的确相比于以前要大得多,虽然现在大家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父母也会有养老金或者其他政府发放的补贴。但是我国的社会上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即使老人双方都有养老金也只能维持正常生活水平,更不要说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赡养4位老人,除此以外还要继续上班,可想而知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赡养负担有多么大。
而且根据我国相关部门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赡养父母问题的调查,有将近百分之60的人对于养老问题表示非常担忧,其中百分之48.5老人认为子女的确很难负担自己的养老问题,而其中百分之34.7的人希望政府应当尽早解决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
所以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以及优惠性政策。我国政府对于独生子女赡养老人问题推出了独生子女家庭补贴。独生子女补贴补贴是面向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负担过重而推出的,所以大家可以凭借自己家的独生子女证到有关民政部门领取独生子女养老补贴。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各个省市都有各个省市的养老体系标准,所以对于养老独生子女养老补贴的发放问题,各个城市在这一补贴发放上也有着不同。有些地区是一次性发放养老补贴,只要达到我国规定退休年龄的60岁以_上的老年人就可以凭借自己家里的独生子女证到民政部门领取一次性领取高达6000元的养老补贴。
但是有些地区因为经济水平原因,可能发放的养老补贴并没有这么高,但是大部分省市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补贴都在3000元到5000元左右。虽然有些地区的独生子女养老补贴数额不多,但是好歹也是政府免费发放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缓解生活中出现的困难。
除了独生子女补贴外,老年人的护理补贴也要来了
但是除了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外,还有另一项问题也正在困扰着独生子女家庭,那就是老年人的护理问题。现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是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赡养着4位老人,虽然现在经济水平上来了,但是护理却还是一个大的问题。
因为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水平下降,所以相对于养老的经济负担来说,护理更是一个难题。家里的老人有行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的话,子女们照顾起来当然不用费太多的心思,但是如果家里的老人一旦丧失行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的话,子女们就要随时贴身照顾,这样一来,子女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就被打破,不仅要向工作单位请假,经济收入来源就会减少,而且自己对于其他老人和自己孩子的,照顾时间也会大大缩减。
而如果老人丧失行动能力和自理能力是短时间的话还好说,只要独生子女辛苦一点挺过这段时间也还可以,但是如果家里老人彻底丧失自理能力的话,就需要子女们长期照顾,这样一来子女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就彻底被颠覆。因此在近些年来,对于家里老人的护理问题也成了一个难题,除此以外即使者人没有丧失行动能力和护理少,而且自己对于其他老人和自己孩子的,照顾时间也会大大缩减。
而如果老人丧失行动能力和自理能力是短时间的话还好说,只要独生子女辛苦一点挺过这段时间也还可以,但是如果家里老人彻底丧失自理能力的话,就需要子女们长期照顾,这样一来子女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就彻底被颠覆。因此在近些年来,对于家里老人的护理问题也成了一个难题。
除此以外即使老人没有丧失行动能力和护理能自理能力的话,老人们因为年龄问题行动力大大降低也需要请保姆来照顾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所以往往一个月的家政的费用就不低。
结语
其实,我国社会上出现的众多养老问题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留下来的特定产物。对此,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式,而我国国民们也不能一味的依靠我国政府的政策来帮扶,也要积极缴纳社保费用、购买养老保险,这样才能在面临养老难题是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