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养殖业等基础产业发展的风生水起,在国家政策的调动和鼓励下,新兴产业逐渐崛起,城乡差距缩小,农民各项福利和社会保障也更加完善在,长期以来,农民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生产的贡献有目共睹。农民无私付出,就没有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也没有幸福的生活。
但是,至今为止很多农民都为养老问题而烦恼,众所周知,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很多老年人在年轻时没有养老意识,所以目前得到的养老金每月只有二三百元。为此专家呼吁,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唤起农民的养老意识,至少将目前的养老金水平提高5倍,才能解决衣食住行,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大家都知道,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很多农民越来越觉得耕作越来越不赚钱,但是作为农民,不敢轻易说放弃耕作,这是因为在农民的传统思想意识中,土地是养老的重要保障,只要有土地就不饿,但是,从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土地扮演角色的比例越来越轻。
如何解决农村居民养老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城市和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农民和缴纳社会保险的城市居民在养老金水平上持平是不现实的,但是,也期待通过一定的政策调整,提出缩小城乡养老金水平的新政策。
有专家呼吁,如果不把现在农村居民的养老金水平提高到5倍,60岁以上未缴纳社会保障的农村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不低于500元,就能大幅度缓解养老危机。另外以物价稳定为前提,用于农业生产的种子和废弃物的费用也不会上升,至于有社会保障的农村老人,其享受的养老待遇比未缴纳的社会保障要好得多,所以对于这样的群体,在养老方面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养老是民生大计,关系到我们农民的幸福吗?因此,我们希望国家能用实际政策和相应的福利回报农民,只能让农民养老,农民不必为晚年担心,大家说是这个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