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是国家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医疗、养老、生产、就业等方面也有重要的福利和保障。就以养老为例,根据国家政策,累计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60岁退休后可以领取相应的养老金,另外养老金标准遵循“大额缴纳”的原则,只要缴纳期限长、金额高,就能拿到高额养老金。
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不愿意缴纳社保了?本来社会福利制度就很完善,为什么年轻人就不参加呢?这里面有什么原因?据专家指出,年轻人不愿意缴纳社会保障,除了以下几个原因之外别无他法。
①自己不重视养老
很多年轻人刚步入社会,自己觉得离退休还很远,另外一些慢性病的高发期也集中在老年人身上,所以很多年轻人觉得支付社会保险的钱享受生活比较好,社会保障再推迟几年缴纳也不晚。
②经济压力大
年轻人的工资待遇水平不如中年人,经常进公司几年后,经济收入才开始有所好转,房租和生活费各方面的压力大的话,年轻人几乎没有存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没有支付社会保障的余地。
③已购买商业保险
当然,也有重视自己健康和晚年的年轻人,我刚进社会的时候就开始买商业保险了,大家都知道商业保险缴费高,报销比例高。这样即使社会保险算是一个补充,一些年轻人有商舍弃社会保险也算正常。
④社保缴纳金额每年都在上涨,但工资不一定每年都会上涨
很多年轻人每年支付社会保险费的金额都在上升,例如养老保险的缴纳额直接关系到上一年度社会的平均工资,但是年轻人的工资不一定每年都会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险的负担越来越大,干脆就这样扔掉。
总之,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的养老危机逐年严重,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了社会保障,使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不断提升,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的话,未来的老人应该怎么养老呢?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年轻人缴纳早期的社会保障,缴纳时间更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更多,自己遇到养老危机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大家都是这个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