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达2.5亿,占总人口的17%。据估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人人数将增加到2.8亿,总人口比例将增加到19%。80岁以上老人人数将增加到2900万。独居和空巢的人数将增加到约1.18亿人。
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中国正在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进程。可以说养老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
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多数的老年人是选择居家养老,那么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比如地面太滑容易摔跤,上厕所的时候起身困难,洗澡久站容易疲劳,厨房烧饭忘记关火等等,这中间体现出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那么由此看来,实现居家养老的第一步就是适老化改造了!
9部委发布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意见
2020 年 7 月 15 日,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等 9 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对于老年朋友来说,这可是件大好事。
▲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什么是居家适老化改造?
「居家适老化」在国外常常使用「老年无障碍」一词。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居家适老化改造主要是根据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惯,对住宅及周边的社区环境进行适当改造,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全、舒适地度过晚年。
具体说来,是对老年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以及家具配置、细节保护等进行一定的调整或改造,以更利于老年人通行、洗澡、如厕、休息等日常生活,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避免老年人受到身体伤害,延长老年人健康寿命。与普通家装不同,适老化改造需要先对老年人原有居住环境和身体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阶段性的干预和改善,保证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
老后的这些烦恼,可以用科技解决
上了年纪,难免忘东忘西,出门后迟迟想不起燃气关了没?外出旅游老是担心门窗是否锁紧?
针对老年人的「健忘」症,业界也推出智能监测产品,帮忙解决居家问题。透过红外线无限侦测技术,将侦测感应器装于门窗上,若发出有外力闯入出现异常讯号,看护中心就会派出人员确认,屋主在外也能即时获得讯息。
除了维护居家防盗安全,火灾意外是不少老龄族群愿意安装智慧监控设备的主因。
除了常见的火灾警示器,最新的智能硬件还进一步整合厨具、电表,利用无线技术设备,控制燃气、电力,一旦超标就能启动断火、断电机制,不必等到灾害发生,才发出示警。
家中的传统家电,只要插上智慧插座,就能透过手机APP掌握用电量,并在用电量超载自动断电,维护家中安全。
夜晚父母入睡后出现的照护空窗期,智能睡眠监测垫就能透过感应装置,监测入睡后的呼吸睡眠心跳数值,一有异常,就会发出警报,通知看护中心或家属。
就算父母独自在家,也能透过装设在家中的看护主机与看护中心、家人连线,子女出门在外也能隔空掌握讯息。
此外,APP附有的用药提醒功能,还能和远端医院连线,建立个人医疗记录。
当然,智慧居家适老化改造方案还不单是以上这些,国内团队已经研制开发的康复监测、跌倒预防、脑卒中初筛等系统,以养老机构、养老院、家庭、社区服务中心为单位嵌入智能监测设备,通过监测采集老人的身体各项数据指标,建立老人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科学预防个体的发病率,并给出相对的改善建议,从而达到发病预防的作用。
智慧适老化改造,我们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呢?
紧急呼叫系统,通过紧急呼叫系统反馈给子女、居委会、急救中心等;
适老化家居设计,符合老年人人体工程和行动的家具布局;
便利舒适设计,更加易用、安全、舒适;
采光照明设计,柔和舒适的色彩搭配与光线;
防撞防跌倒设计,避免地面打滑过硬,增大摩擦,圆角家具等;
安全通道设计,辅助器械的安装与使用;
定位及影像追踪,在保护老人隐私前提先,在公共区域如客厅安装可交互摄像头,为老人配到定位手环等设备。
生命体征监控及离床系统等等。
智慧居家适老化改造方案的应用
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日益增多,既是社会发展的无奈之举,亦是适老化设计的动力支撑。为了给老年人带来丰富的生活元素,派博生命科技打造信息时代下的各种智能居家监测系统,依托网络的智能互动,提升老年人的社会文化需求。
一方面,智能监测设备普及以及数据运用不仅可以实现实时的相互交流与关心,还可以打造家庭私人医生网络化。这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消息。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磨合之后,老年人也可以得心应手应用,便于子女掌握父母和家庭空间的实时动态。
结语: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增高的背景下,原有社区的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已是大势所趋并被提上日程。从老年人居家生活现状出发,结合老年群体的生活特征分析和国家适老化标准,辅以适老化改造重要监测设备,在老年人防跌倒、疾病预防、老年人紧急求救等方面给予技术上的数据支撑。
部分图片源网络,侵权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