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云南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1岁!
2020-11-17 17:34  浏览:1240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介绍,

截至2019年底,

云南省人均预期寿命

达到75.1岁,

是全国进步幅度最大的省份。


11月13日,记者从《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人均预期寿命75.1岁,是全国寿命进步幅度最大的省份。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

副局长车学继介绍,

截至2019年底,

国家心血管病、呼吸、中医

三个区域医疗中心落地云南。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车学继介绍:截至2019年底,云南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6.42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3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26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25人;国家心血管病、呼吸、中医三个区域医疗中心落地云南;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有4所三级综合医院进入全国100强,2所专科医院进入全国同类别前10名,三级公立医院整体绩效排在全国第18位;全省孕产妇死亡率14.47/10万,婴儿死亡率5.07‰,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75.1岁,是全国进步幅度最大的省份。全省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89.08万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实现脱贫。


2019年昆明市居民

人均预期寿命达79.41岁



具体到昆明市,截止到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79.41岁,其中男性76.75岁,女性82.43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1.45%,低于全国平均值18.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5.6%,高于全国平均值17.06%,昆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伤害和消化系统疾病居昆明居民死亡原因的前五位。


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方面,中学生常见患病率:肥胖13.29%、视力不良73.96%、龋齿19.88%、沙眼1.15%。小学生常见患病率:肥胖11.18%、视力不良47.25%、龋齿23.85%、沙眼1.02%。调查显示,幼儿园6岁儿童近视率为16.63%,小学生近视率为32.91%,初中生近视率为68.22%,高中生含职高近视率为81.79%。



另外,昆明市老年人口迅速增多,目前昆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8.88%。


昆明市老年人口迅速增多

《实施意见》中对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再次做了要求,我省主要从4个篇章开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

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业发展,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在全国率先确定并启动实施了总投资超过80亿元的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确保每个州市都有1所传染病医院,每个县级综合医院都设有1个规范标准的传染病科;建设国内一流、西部领先、国际接轨的“区域性国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形成以省级为龙头,州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做好基层工作。针对影响云南人均预期寿命的主要因素,坚持预防为主,以基层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云南建设,提出健康云南行动计划。创新工作方法,研究提出了投资13.72亿元的支撑项目清单,明确了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建设,县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及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强化老年病、精神卫生、康复护理等薄弱专科建设,县级中医医院提质达标和妇幼保健院达标建设,乡镇实施基层慢病管理能力提升等具体项目,形成对主要健康问题的救治链条和有效干预,改善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问题。

做好培优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筹集100亿元以上资金,实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合作,建设呼吸、心血管病、中医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山大学附属澄江医院,实施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重症医学4个国家疑难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抓紧实施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科中心、省肿瘤医院癌症中心、省妇女儿童医院等重点项目,聚力构建3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打造云南优质医疗资源的新高地。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各项工作,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的同时,针对县域多发病和常见危急重症,积极开展并推动三级医院牵头的专科联盟规划与建设,以专科联盟建设提升各级医院的专科服务能力。强化社会办医管理,启动并开展社会办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提升社会办医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和规范“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

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针对卫生人才匮乏、结构不优的短板,在人才引进培育使用上下工夫。以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配套人才需求为基础,聚焦人才队伍建设长远需求,出台《促进云南省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30条措施》,健全卫生机构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投入近17亿元,搭建标准化规培基地、临床技能中心、临床医学中心等一系列引才聚才项目,形成医学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阶梯式的人才培养、考核、激励机制,为引进使用人才提供强大动能。

发布会上,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宏伟介绍了《实施意见》出台背景、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艳君,省财政厅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惠英,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车学继,省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主任高剑昆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政府新闻办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

11月12日,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健康老龄化蓝皮书: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报告显示,在38个城市养老水平排名中,昆明位列前10。


报告里有哪些涉及昆明的内容?

昆明有多适合养老?

一起来看看

↓↓↓

这份报告从“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五大维度,通过公开数据对我国38个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分析。

昆明多项指标排名前列

在最近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被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不久前,民政部预测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3亿老年人何去何从?规划建议指出: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等。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世卫组织就提出“健康老龄化”概念,认为各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时,并非束手无策。

基于此,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等人,连续三年发布《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


从此次报告的整体来看,珠海、北京、南京、深圳和上海的健康老龄化水平位于全国前5位,昆明位列第10。

报告指出,南方城市得益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表现出养老产业的发展潜力。其中,昆明的健康医疗水平位列第5。


报告还提到,与先进发达地区较好的经济基础不同,海口、昆明等新兴养老城市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高的养老感受度,有效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

昆明气候宜人、四季常绿、鲜花盛开,有着“春城”的美誉,成为无数人理想的养老胜地。

作为昆明建设“中国健康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关乎着每一个家庭。《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2016—2025)》中明确,昆明要打造的一条特色产业链就是“候鸟式养老”。

早在2017年前,昆明市就大力推进候鸟式休闲养老产业,随着七彩云南·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枫桥尚院、石林杏林大观园养老公寓等旅居养老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游客纷纷涌入昆明,亲近昆明的青山绿水、呼吸昆明的新鲜空气,感受“昆明蓝”下的候鸟式养老。


截至2019年底,居住在昆明的外埠老年人有16万人。近日,携程、去哪儿网大数据也显示,到昆明过暖冬,成为银发族游客的避寒热选。

根据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昆明市平均期望寿命79.41岁。全市已获得养老服务资质的医疗机构有19家、开设老年病科的二级以上医院30个。

目前,91%的养老机构能够提供医疗服务;100%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昆明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为“第二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

此外,随着京昆、沪昆医疗合作不断深入,居住在昆明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国内优质医疗服务。优越的自然优势、优质的医疗资源,为昆明发展养生养老等大健康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部分内容源自:昆明发布、云南网

都市条形码记者报道

编辑:七坨脑壳


发布人:684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