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金过万的职工,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还是社保缴费决定的?
2021-05-21 23:20  浏览:97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退休养老金的高低,一直是退休职工最关注的话题。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北京的老人,他退休后养老金是10,400元。但是他耿耿于怀的是为什么一个跟他工龄相近,缴费钱数差不多的老人养老金能领到11,170元。比较了一下以后,发现产生养老金待遇差距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另外一位老人缴费年限多了三个月。第二,另外一位老人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达到了33.5万元,比他多出2.5万元。第三,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大约有0.2的差距。以上三个因素综合,才导致养老金有700多元的差距。




这位老年属于国企职工,应该属于中高级管理人员。养老保险一直按照近200%的缴费档次缴费,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高达31万元。这样退休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才超过了1万元。其实,如果是有条件的国企,应当还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的余额一般不会比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低。




除了这位老人以外,我认识的一个老领导,正处级干部退休,每月养老金有1万元出头。不过,他实际上每月基本养老金只有8000多元,还有包括一定的住房增量补贴、职业年金等待遇。


总体来说,现在退休老人能领取过万的养老金,一方面得益于缴费基数高,另一方面得益于退休养老制度的衔接。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原先的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逐渐演变而来。1986年10月,国家率先在国有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对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养老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个人也需要缴纳养老保险,之前的劳动保险制度都不需要个人缴费。1991年国家开始全面推动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原先的国有企业固定职工也需要参加养老保险,缴纳养老保险费了。


对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的连续工龄,由于原先无需个人缴费都可以领取退休费待遇。因此,国家确定相应的视同缴费年限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承担(《社会保险法》),而且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政府给予补贴。确保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现在每年国家都补贴社保基金20,000亿元以上,真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其实,刚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我们退休待遇的计算依然是跟退休前本来工资的一定比例相挂钩,后来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2005年才形成了现在的养老金计发模式。


目前,养老保险待遇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待遇的一种补偿。实际上,过渡性养老金属于养老保险制度问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渡性养老金必然会消失。




不过,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参加养老保险缴费的职工的缴费年限也会延长,社会平均工资也在增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也会增多,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提升,能够领取养老金过万元的老人也会越来越多。


发布人:a7f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