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职称没有用?大错特错!在计算退休养老金的时候有很大的作用
2021-05-21 23:19  浏览:678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大家都知道晋升职称可以带来工资的增加,养老金缴费基数的增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职称会影响退休时候养老金的计算。


养老金的计算分为三大块: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职称在计算养老金时候的作用


这里不讨论职称带来的工资增加与缴纳基数的增加,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过渡性养老金=“中人”退休时候当地的社平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计发系数×视同缴费年限(所有中人都有过渡性养老金)。


计发系数一般就是1.0%至1.4%左右,各地区有差异,但是在本地区肯定是一样的。


差别就在于视同缴费指数,有点类似于统筹账户养老金计算时候的个人实际缴费的月平均缴费指数。


统筹账户计算个人实际缴费平均指数是有迹可循的,根据每个月的缴费基数与当时的社平工资加权平均就可以算出来。


但是视同缴费指数就很难计算出来,毕竟实际上并没有缴费。




以山东为例:


山东的视同缴费指数分为三块:级别指数、薪级指数、调节指数。


级别自然就是职务职称对应指数,薪级指的是退休时的薪级确定的指数,调节指数各地不一样,不受人员控制。


比如:副高级别指数能达到1.7,而中级职称只能由1.3。


假设社平工资3000,计发下属1.4%,视同缴费年限10年。


副高级别的过渡性养老金=3000×1.7×1.4%×10=714元。


中职级别的过渡性养老金=3000×1.3×1.4%×10=546元。


两者相差了168元,每个月相差168元。




2、职称在养老金调整上面的作用


部分地区在养老金的调整方面会对一些职称进行倾斜。


以山东去年养老金调整的文件可以看出,对于养老金的调整会根据退休人员的岗位、职务、技术等级挂钩。


《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鲁人社发〔2020〕9号(2)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本人职务(岗位、技术等级,下同)挂钩调整。根据职务层级不同划分若干档次,每个档次以32元为基数乘以不同的调整系数确定月增加额。各职务层级的具体调整系数,遵循衔接平衡原则,另行确定。




这里可以明显看出,不同级别会增加不同的金额,每个档次差额32的调整系数。


副高养老金倾斜调整=32×2.81=89.92元,中职养老金倾斜调整=32×1.67=53.44元。


也就是说山东去年养老金调整的时候,倾斜调整副高就比中职多了36.48元,多了68.2%。


(以上只是倾斜调整的一部分,类似于工龄调整,除了这个还有定额调整、比例普调等)


3、总结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拼了命地晋升职称的原因,无论是退休时候养老金的计算,还是退休后养老金的增长,职称都会有着一定的作用。


更何况早点晋升职称,工资加了,缴费基数也交了,养老金自然也会增加的!




今天的分享完毕,不知道大家觉得是否有道理,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和点赞四连!


发布人:a7f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