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渭南市城区通往西塬路边的临渭区站南街道韩马村的幸福院里,72岁的伍夏阁老人告诉记者:“老伴儿走得早,子女又不在身边,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了,自己每天都为做饭发愁。幸福院这里的饭菜又便宜实惠又好吃可口,一顿饭才3~5块钱。”
据这个幸福院负责人任胜功介绍,韩马村幸福院是站南街道兴办最早的一个幸福院,三年以来,开展以“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为主体的农村养老服务,院内设有卫生服务站,定期为老人进行免费体检。老年餐厅每天的饭菜都荤素搭配,让特困、空巢、留守和残疾老人不用出村就可以安享晚年,实现抱团养老。
为了让农村困难老人在脱贫攻坚中不掉队,渭南市临渭区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趟出一条农村养老“新路子”,啃下扶贫“硬骨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临渭区孝义镇金滩村互助幸福院,位于金滩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内,是该区孝义镇的一所村级互助幸福院,环境优雅,设施齐全,2018年底投入运行使用至今,已经有37位老人入住,他们都来自金滩村各村民小组,平均年龄约72岁。
据了解,临渭区农村互助幸福院由所在村委会管理,实行集中居住、统一管理、互助服务的模式,由于入住老人年岁较大,村委会统一提供食堂,老人们每天集中就餐,按月缴纳餐费;同时村卫生服务站的乡村医生每天前来巡诊、作检查,购置常用药品。在平时,老人们相互串串门、聊聊天,唱歌、打牌、看报更是他们的生活日常内容,真正让在外打工的儿女们少了一份担心,打消了顾虑,轻松愉快、安下心来在外务工挣钱。
在临渭区农村互助幸福院里,每当有老人们的儿女来看望时,总会带一些水果、食品、蔬菜等物品,老人们不约而同都会分享品尝,这也间接促进了子女们相互看齐学习,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优良传统和美德,常来看看父母,孝敬老人,表达爱心、孝心。
随着农村老龄人口的增多,农村基层的养老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在临渭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区人口的16.8%,其中空巢老人有8970人,占全区人口的4.2%,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臻凸显。从2018年开始,该区便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办院模式,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整合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资金,加大了互助幸福院的投资力度,力争到明年底,达到283个村全部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
据渭南市临渭区民政局党工委书记、局长王超锋介绍,全区目前已建成日间照料服务中心9家,农村互助幸福院196所、房间1176间;已入住农村贫困、低保、空巢留守老人数百人。临渭区已被财政部、民政部列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县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助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真正实现了城乡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困境老人离家不离村的养老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解决了老人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等难题,解除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为实现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提供了新路径,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讯员:赵宏战 编辑:张菲)
作者/来源:渭南青年网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