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备受国家关注,为了缓解农村老人所遇到的养老难题,近些年来,国家不断调整与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同时加大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补贴力度,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解决60岁及以上老人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养老困境。
众所周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档次为200元(贫困及低收入家庭的最低缴费标准为100元,一般由政府财政全额补助),农民可以参考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参与养老保险,累计缴纳满15年后,便可以在60岁之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类似,农村养老保险同样采取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即缴纳的档次越高,累计缴纳的年份越长,60岁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金水平就越高。与之对应,农户选择缴纳的档次越高,国家财政补贴的金额也就对应越高。
比如,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为1000元,最高缴费档次为9000元;选择最低档缴纳养老保险,则财政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60元;如若选择9000元的缴费档次,则国家财政补贴的标准为每人每年补贴150元。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选择较高或最高缴费档次的农户数量少之又少,多半以上的农民会依照自身的经济能力来选择恰当的缴费档次。然而,最近网上却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农民提前准备好钱,这次要交9万元?这里的9万元指的是什么呢?
原来,这里所指的9万元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按照6000元的缴费档次累计缴纳15年而计算得出的补缴总费用。不过,依照目前养老保险的补缴政策,一次性补缴15年的做法已经被取缔了,凡是允许补缴的地区,均要求农户在补缴之前已经参保!
据了解,目前各地采取的补缴办法是,允许参保农民在已满60岁但未缴满15年的情况下,通过补缴的方式将补缴的年限达到15年,而并非一次性补缴15年。换句话说,如果此前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想一次性就补缴够15年,这是不允许的!只有此前参过保,才允许补缴。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正常按照一定的缴费档次参与养老保险能够享受财政补贴,而补缴这种形式则是享受不到政府补贴的。比如还是上面的例子,北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1000元的档次正常缴纳,则60元的补贴会计入个人账户;而如果是补缴,则没有补贴。
总而言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允许补缴够15年,但不允许一次性补齐15年,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假如A从未缴纳过养老保险,则不允许一次性补缴;假如A缴纳过2年养老保险,中间因个人原则弃缴,则允许其一次性补缴够15年,即按照一定的标准补缴13年。
当然,不同的地区政策层面会略有出入,具体怎么执行需要依照当地为准。而且,据小编了解,一部分地区已经取消了补缴政策,只有按照正常的年限缴纳才能在累计缴满15年之后领取养老金福利。鉴于此,我们还是希望各位农民朋友正常参保,为养老生活提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