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送父母去养老院的子女们:孝顺的背后隐藏着“省事”和“没办法”
2021-04-05 17:25  浏览:22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有人说:「很多老人去了养老院才懂,养老院其实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还有人说:「去养老院,你首先要有一个孩子,否则会被歧视!」


他人言总会让我们产生疑虑,那么,你不妨问一位身边的老人:「您愿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


这位老人大概率会说:「不,我更愿意留在家里。」


事实上,很多老人都不会打心里想去养老院,他们更希望待在子女身边,亦或者单纯地进行社区养老,待在自己生活几十年的家里养老。


遗憾的是,这只是老人单方面的想法,并不代表子女们也这么想。你可能认为子女不能代表父母表态,可是当你老了之后,子女表态的分量却很重。


根据之前南都民调数据显示[1]:有四成受访者会考虑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六成受访者更愿意让老人在家养老(见下图)。




该数据属于抽样调查,有一定的地域性,但也侧面反馈出子女对父母养老这件事不同的态度。


除此之外,我们假如把受访者“面子”的问题加入其中,趋于“只要环境合适,价格适当,会考虑送父母去养老院”的人比例只会更多。


既然如此,这些选择愿意送父母去养老院的子女怎么想的?有何考虑?养老院真的如“洪水猛兽”一般吗?有没有“两全”选择?


接下来,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相信会为大家提供些许收获与反思。


01 子女的两个理由


坦白说,养老院并非你想进就能进,最起码要有物质的支撑才可以,这是一道门槛,也是子女送父母进养老院的一则重要考量。


当然,类似这些考量因素是萌生“送父母进养老院”之后去思考的事情,我们现在要探究的是子女们如此抉择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没办法举一个影视剧的例子,电影《重返20岁》的老太太沈梦君,儿子大学教授,儿媳全职家庭主妇,一个孙女,一个孙子,这样的家庭组合放在现实可以城的时候“中产”。


但是,这个家最为要命的就是婆媳关系和重男轻女,沈梦君对儿媳和孙女要求苛刻,反而对儿子与孙子百般疼爱,这就是这个家庭的“没办法”。


《重返20岁》婆媳矛盾

儿媳被这个“没办法”气到住院,儿子不得不与沈梦君商议“养老院”的事情,最终经历过魔幻的重生之后,一家人才化干戈为玉帛。


可是现实中这样的事却难以化解,这是三代人的理念磨合问题,不可能短时间把这个心结解开。


《重返20岁》

如沈梦君的例子一样,很多家庭中的婆媳关系也直接影响了家庭和睦,出于调和矛盾的前提,很多人都会设法把双方分开,而“养老院”就是一个选择。


诸如此类的“没办法”还有很多,比如:儿女在国外没有办法照顾老人,老人也不方便去国外,等等。


第二个理由:省事除了上面提到的“没办法”之外,也有一部分子女是出于“省事”把父母送到养老院。


这一点理解起来相对简单,诸如老人身体需要长期护理、腿脚不便,子女又不想把精力过多地倾注于此,便会选择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疗养院),以此省去大部分精力。




在这其中也不乏“甩锅”的例子,比如老人的儿女多,几个子女都不想让老人在自己家养老,怎么办?只有几个人共同承担费用送老人去养老院,美其名曰“公平赡养”。


当然,如果老人处于重度失能状态,自己为了给父母提供更为全面的照料,精心挑选合适的养老院,也是无可非议的决议。




总结起来,子女为了省去赡养父母的精力与时间,出于整个家庭的考虑,便会开始考虑把老人送入养老院。


02 父母的抵触原因


我们会发现,家庭问题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也是造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根源。


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子女的理由”一样,他们会有自己的考虑与权衡,同样父母亦如此。父母们之所以不愿意去养老院,主要出于两点主要原因:


原因一:养老院的整体氛围不佳养老院的氛围是主因,因为这个地方经常会有逝去的长者,就像医院里的肿瘤康复科一样,几乎时常会出现“新人来,旧人走”的场景。


试想一下,老人刚认识的老友,没过几个月“走了”,他的内心是否会有“同病相怜”的滋味呢?答案是肯定的!




原因二:老人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可以说,大部分老年人都喜欢和年轻人聊天,可以谈自己的往事,也可以接受新鲜事物。最重要的是,“心态的年轻化”是老年人最大的情感需求。


就像我们上面说的《重返20岁》,老太太回到20岁,发现一切都变了,最关键的是心态发生了质的飞跃。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主因之外,老人的居住环境也是一个因素,假如让你突然离开生活几十年的地方,换个群居的养老院,你会适应吗?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这一点。


03 写在最后的养老建议


关于养老这件事儿颇具争议,尤其涉及到“子女送父母去养老院”的问题,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感觉这样的子女“不孝顺”、“太自私”。


其实,大部分子女并不愿意这样选择,如果有条件赡养老人都愿意去认真践行,既为了责任,又为了孝道传承。


即便是迫于现实理由把父母送入养老院,只要是现实需要,还是应该去努力中和一下,比如现在推行的“社区养老”便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谁都不能避开老去的那一天,更不能免俗“不养老”,因此在一个家庭中“榜样的力量”极为重要,“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参考文献:[1]:南方都市报,老龄化社会将至,家里的老人如何养老 2019[2]: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2017


发布人:912e****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