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赵志三农】,关注我带你看更多的农村趣事和相关的“三农”知识。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在这几年飞速发展,以前农民最关心的是土地的归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养老问题。社会保障只不过是养老问题的一个方面。社会保险是我国倡导和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包括养老保险,还包括医疗保险、教育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长期以来,农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变成了职工社会保障,以前享受的待遇比农民好很多。
至2021年,国家将逐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基础养老金和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以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此外,国家还指出,要逐步完善农村基础养老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居家养老、幸福养老院等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尽管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农村养老改革,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但目前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还面临三大现实问题!
1、养老金领取年龄延迟
延迟退休的改革也将在“十四五”计划的实施中正式实施,国家在“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将采取小步调、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这也预示着我国农村居民的养老金领取年龄也将逐步推迟,目前农村居民的养老金领取年龄是60岁,延迟退休实施后,未来农民的养老金领取年龄将逐步调整到65岁!
2、养老金过低
当前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养老金偏低,农村居民养老意识不强,对养老保障的参与程度不高,或者养老金缴费档次很低,导致养老金水平过低,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如果农村居民能得到足够多的养老金,那么他们的养老问题就能得到大幅度的解决,因此,在养老制度改革中,国家提出要通过提高基础养老金、提高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和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等措施,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3、子女无力抚养。
目前许多农村老人的养老意识还停留在“养儿防老”的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许多农民子女无力赡养老人,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将老人和子女留在农村,这些老人不但不能依赖子女赡养,反而要承担起照看子女子女的责任,因而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养老问题。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农村老人,为了养家糊口,尽管60多岁了,还得靠自己的劳动挣点钱,而一旦失去了劳动力,就要面对老无所依的局面!
对此各位看官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言评论哦~更多三农资讯,请关注【赵志三农】!
本文由百家作者【赵志三农】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