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已经出台了好几年了,很多年轻的夫妻家庭都把二胎计划提上了日程,还有的夫妻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马上开始了自己的二胎计划。
有的家庭的二胎已经四五岁了,有的还一两岁,有一些传统的父母觉得“养儿防老”,多年养两个孩子以,一个万一不准,万一其中一个孩子不孝顺呢?起码还有另外一个孩子作为自己的保障。
有的父母觉得养两个孩子,起码在自己晚年的时候,孩子闷养父母的压力会小很多,而彼此之间在以后能有个伴,互相解决一下彼此的压力。
其实在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传统的父母思想都是这样想,在我家,我的父母也是这样催我生个二胎,其中最坚决的就是我的大姑。
她去年在他儿子家带了孩子,一年之后就改了主意,不在那里住了,回家就开始忙着存钱。
原来在那一年的时间里,竟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据说,我大姑在表哥那里住了一年之后就各种不习惯,因为在城里住乡下的一些生活规律就完全不同。再加上平时都在家带孩子养孙子,平时就带他去公园走一走。
但是这样的生活在一年之后,他们就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回到家里俩口子就开始准备着去存点钱,以后养老,还觉得自己在以后晚年不要指望上儿子了。
到底是什么让大姑改变了带孙子的主意呢?
从我爸爸的介绍中,我觉得应该是这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觉得儿子的生活压力大,自身难保。大姑在退休之前是一个小县城里面的教师,县城里的开销并不大,每个月的工资除了生活费之外,还能剩下不少钱存起来。
姑父之前是开货车的,也能挣钱,不久之后,两个老人就帮助孩子在省会的城市里面首付买了房子,想着儿子以后考上大学之后就在城市里上班,找个好点的工作,以后就能享儿子的福了。
没想到去了儿子的家里,带了孙子,一年之后就被现实打败了,其实表哥的工资并不低,每个月都能领到超过1万的工资,而表嫂的工资也有六七千,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每个月也有小2万。
但是每个月孩子都要还将近5000块钱的房贷,剩下的钱用于生活的开销,也要将近五六千,再加上给孙子买玩具奶粉衣服等等,就剩不了多少了。
之前大姑还非常大度地把自己的退休金也补贴给儿子两口子生活,但是看到儿媳时不时就因为孩子零花钱问题拌嘴。
大姑就觉得孩子儿子这情况自己都保证不了,自己还是不能靠儿子了。
现在的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了很多年之后,整个人的思想是非常物质的,有些人的生活看起来很富裕,但是他们的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首先房贷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其次是孩子养孩子的压力也不小。尤其是孩子,在两三岁时需要各种奶粉钱、衣服钱、疫苗钱等等,所有钱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每学期至少也要一两万的学费,每个月还要留2000块钱左右的生活费。
等到孩子长大了以后,还要给孩子报培训班,还有补习课等等费用,这每个项目都让一个小夫妻感到压力山大,哪里还有精力去顾及自己的父母呢。
所以说,这时候老两口就决定还是回家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自己把自己的退休金存起。以后的日子还是不要考虑儿子,自己把钱存起来,自己在生病时才有底气,要不然没有钱的话也要看儿子和儿媳的脸色。
现在老两口的体力还好,也有空余的时间找一份小的工作,增加一些收入,这样努力的时候也能活得更加体面。
教育孩子最好还是采用正面的方法来管教,推荐一些没有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的家长看一看这一本《哈佛家训》。
科学地管教育儿书籍是一种不惩戒、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他们学会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使得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现在这本书仅需39元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总结
就算是儿子有孝心,但是儿媳也要支持儿子才行,大姑在表哥家呆了一年的孙子看到了一个现实问题,他们发现儿子其实是很想孝敬父母的,但是有些时候儿媳还是会有一些忌讳。
并且可以看出来,儿子在家庭的家庭地位并不高,就算是儿子有孝心,也必须得儿媳去支持儿子的孝心才行,就算不是这两个原因,儿子以后再孝顺,再有能力,钱在自己的手里,也总归比在别人的手里要来得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