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65岁以上占17.08%,重庆率先进入“深度老龄化”,我们如何养老?
2021-05-14 01:25  浏览:99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对外公布,我国人口总数14.1178亿人,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除开全国人口人数之外,还公布了其他一些人口数据。在这里,我特别关注了与重庆相关的一些数据。




没想到重庆率先“深度老龄化社会”!


14.1178亿,这个数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其意义并不大。但是,另外一组数据我们虽然很少关注,但它对我们的影响则相对较大。


这组数据就是:重庆市总人口数为32054159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17.08%,即已超过547.485万人。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显示,在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数据对比中,重庆以17.08%的比例排名全国第二,第一是辽宁,65岁及以上占比17.42%。


很多人不知道17.08%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其实它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


我们先来看一组对比参照标准:


按照国际通用的划分指标,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7% 时,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14% 时,意味着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20%,则“进入超老龄社会”。


根据这个标准,重庆和辽宁的比例都已经超过了14%,说明两个省份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同时,重庆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中,也达到了21.87%的比例,说明重庆的“深度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


据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报告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由“老龄化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很显然,重庆已经提前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释疑:“人口老龄化”本身并不是一个“坏现象”!


在很多人心目中,“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贬义词,人们只要一提到“人口老龄化”,好像就已经出现了“社会危机”。


但实际上,“人口老龄化”本身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也是民富国强的标志!


重庆提前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说明重庆在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提升。


从根本上讲,这种人口转变是医疗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成就。因此,“人口老龄化”本身并不是一个“坏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重庆2020年GDP总量突破2.5万亿,位居全国前五名,实际增长3.9%。


重庆在经济发展上的进步是“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这也可以看作是重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进步。




“深度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由于社会各个领域对“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化,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社会及家庭的“养老压力”将越来越大。


根据这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重庆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21.87%,相当于在3205万的人口中,老人数量已经达到了641万的规模。这样规模庞大、数量巨大的老人群体,势必给国家、社会的养老金库带来巨大压力;随着80后、90后的成家立业,家庭中赡养老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巨大。例如,独生子女家庭就要面临4个老人的养老压力。


2.“延迟退休”或不得不提前到来。


“延迟退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重庆的“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那么也意味着“延迟退休”或将提前到来。根据专家计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根据“延迟退休”政策,男性将从60岁延迟到65岁退休,女性将从55岁延迟到60岁退休。这个政策被定为“2035远景目标”,但是,随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重庆等省份可能会提前推行。


3.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深度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虽然会给社会养老带来巨大压力,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老人虽然增多了,但是我们的养老服务却没有跟上节奏。福利院、养老院的数量还远远不够,现在的一些区县即便是有,在“质量”上也跟不上发展。目前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今后要解决“好坏”的问题。面对如此巨大的老人群体,一些企业就会从中看到“商机”,努力建设好福利院、养老院,这对企业和老人来说是一个“双赢”局面。




我们该“如何养老”?


当“深度老龄化社会”到来,那么“养老问题”就成为了最凸显的问题。由政府来养老?由社会来养老?还是由子女来养老?


完全由政府来养老,已经是不现实的;由社会来养老,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由子女来养老,那么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几乎是“不可能”。


目前,针对“如何养老”问题,社会上早有探索,比较受欢迎的养老方式主要有:


1.“社区+家庭”养老模式。


所谓“社区+家庭”的养老模式,就是国家投入资金在社区内建立养老场所,尤其是要提供医疗服务设施设备,由社区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包括医疗服务;如果老人觉得寂寞了,想看孩子了,就可以回到家庭里,和孩子们生活。当孩子们上班工作后,老人就前往社区养老。


2.养老院“医院化”的养老模式。


养老院“医院化”是指针对目前养老院极度缺乏医疗服务的问题,将养老院建设成像医院那样有科室有医生有护士的养老场所。养老院“医院化‘之后,一方面,老人的健康医疗服务将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岗位,招聘相应数量的医生和护士。


当然,无论是哪种养老模式,都不可能实行“免费养老”。老人的养老费用应该来源于这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府提供的养老金,二是社会、企业提供的养老资助,三是由子女提供的养老费用。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重庆可以考虑通过政府政策资金引领、企业技术服务指导、社区家庭共同养老的思路,早日化解养老难题。让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也让年轻人能够工作养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布人:7b8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