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国家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至今已经7个年头了。马上国家规定的十年过渡期即将结束了。
十年过渡期,是国家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老办法和新办法的计算过渡的一种方式。10年过渡期结束以后,将会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
新办法退休待遇实际上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这四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待遇激励机制。
以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办法为例:
(一)基础养老金。
1.缴费年限,直接是基础养老金计算的一部分。如果说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1.6,55岁退休缴费年限35年,退休可以领取44.5%的社会平均工资。
如果是延长到60岁退休,缴费年限变成40年可以领取5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晚退休五年,养老金多出6.5%的社平工资。
2.社会平均工资,现在一些地方也改称为养老金计发基数。但是,主要指的是退休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
大家该直到每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还是蛮大的。晚退休五年,社会平均工资如果保持每年8%的速度增长,5年会增加47%。
假设55周岁退休使用的社平工资是8000元,五年后居然能够达到11760元,按照上面的假设计算55岁退休基础养老金只能领取3560元,但是60岁退休的基础养老金却可以达到6115.2元。
3.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数值计算相对复杂,等于视同缴费年限乘以视同缴费指数+实际缴费每年的平均缴费档次转化的指数,除以所有缴费年限。
一般来说,如果晚退休还能实现岗位级别的晋升,相应的指数也会提升的。一般不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二)过渡性养老金。
其实最难的就是上面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就相对简单得多。
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年限已经确定,视同缴费指数只要岗位不变也不会变化,但是变化的就是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假设视同缴费年限20年,视同缴费指数1.6,当地的过渡性系数是1.3%,过渡性养老金始终可以领取41.6%的社会平均工资。
55岁退休的社平工资可以领取3328元,60岁退休时的社平工资可以领取4892元。这一部分的养老金差距又多出不少来。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每月缴费基数的8%不断积累,然后每年还会计算一次记账利息。
假设前面几年缴纳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余额是5.1万元,55岁退休每月可以领取30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可是如果再缴费5年呢?缴费基数也在不断提升,记账利率也会提高。比如说缴费基数按照1万元计算,每月进入个人账户800元,一年就是9600元。5年至少能够达到4.8万元。再算上30%左右的利息,60岁时个人账户的余额能达到12万元左右。
60岁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将能够提升到863元。提升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四)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的投资规模大约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1.5倍,因为职工本人缴纳缴费基数的4%,用人单位筹集8%。
相对而言,职业年金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不稳定,是根据有关投资收益来的。
为了简单起见,按照个人账户养老金的1.5倍计算。
55岁退休每月领取450元,60岁退休每月领取1290元。
以上四部分相加,55岁退休可以领取7638元,60岁退休可以领取13,160元。大家想想,仅凭增涨养老金,能达到这个水平吗?是不是我计算错了呢?大家可以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