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偶尔风口浪尖,偶尔风和日丽,谁也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会先来?可活着时,都渴望领高一点的养老金,离开时,更希望给遗属留下多一点抚恤金,实乃人之常情。
“奇怪,我朋友的父亲去年去世的,据说光抚恤金就领了20多万,今年我父亲去世,怎么才领了两三万,差别为何这么大?是和身份有关吗?”
更有人声称一部分人去世后,遗属可以领到40个月的退休金,听到此,我愕然,明明去世后不再发放养老金,怎么可能还领40个月?
为了弄清其中的关键点,我特地查询了相关的政策,有趣的是,身份不同,待遇天壤之别,下面【社保精算师】为你深度解析:
01、一部分人去世后,遗属能领40个月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17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费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缴纳社保数十载,最担心的莫过于养老金未领到,钱全部“充公”。
为了缓解大家的担忧,国家早就下发了政策,一旦驾鹤西去,遗属不仅可以退回个人账户余额,还能领取丧葬费和抚恤金。
寥寥数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造成各地区差异性较大,不同人群差异性更是不同,网友们议论纷纷的40个月工资,其实是真实存在的。
“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外加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者基本离退休费用”
这是《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11]192号)规定的,非公务员身份,无法享受此待遇。
在职期间的公务员去世,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是按照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为基数,如果是离退休人员去世,那就是按照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基本离退休费计发。
也就是说,公务员老王退休金8000元,其中基本退休费5000元,按照政策规定,一旦去世后,家属可以领到20万元的抚恤金。
02、一部分人去世后,家属可领20个月基本工资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42号)规定,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病故的,一次性抚恤金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如今年轻人的就业热潮,早就在考公和考编两者上不减热度,而我的闺蜜及父母就在某事业编工作,工资倒是不高,但是胜在清闲。
假如说父母一旦去世,那么可以领到2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者基本的退休费,就因为工作性质不同,身份不同,遗属享受的待遇自然就有所区别了。
03、一部分人去世后,家属可领3万元?
“亲人去世了,里里外外就领到了两三万的丧葬费,正好够处理丧事的,唉,生前省吃俭用,去世后令人叹息,这社保值得缴费吗?"
社保,是为了退休后能够领取养老金,而养老金是晚年活着的保障,一旦去世,会不会受到损失呢?除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能够全额退还缴费之外,其他都会有点损失。
企业职工去世后,遗属只能申领个人账户余额,也就是说单位承担的大部分费用无法享受,而灵活就业人员的遗属只能领回参保人缴费的40%,损失达60%。
不过,丧葬费也是保障身后事,有的地区是一次性发放一笔钱,就比如说山东省,丧葬费是1000元,浙江省是4000元,有的地区是与社平工资挂钩,就比如说辽宁省,丧葬费是3个月社平工资。
而一次性抚恤金的钱数更是大不相同,就拿山东来说,遗属可领10个月社平工资,辽宁也是10个月的社平工资,但后者却要求必须有供养直系亲属才可以领。
04、农民朋友去世,有丧葬费吗
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某农村,即便是在21世纪的现在,也有部分农村朋友持着土葬的观念,一旦人去世,都会找个棺材,挑好坟地,直接与土地长眠。
因为目前各地区建立的农民朋友丧葬补贴差异性较大,比如说北京农村居民可享受5000元定额补贴,山东省各地区从500元到1000元不等,天津1800元,上海6000元。
也有的地方一分钱没有,具体还得看当地的政策,其实,这些政策都是有历史的原因存在,纵然现在有所区别,但是未来说不定也会全省统一标准,你说呢?
欢迎留言讨论,也希望大家动动手帮忙转发、点赞,让更多的人关注,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