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种情况偶尔会发生,在大数据、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有点偶然,但也是不应该的。
虽然出现养老金停发或是迟迟不到账的情况,社保机构可能会有一定的责任,即使退休人员没有及时办理退休生存认证,但是对于60多岁,70多岁的人,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年年都要办理退休生存认证的,现在老人有看病买药的刷卡记录,医疗费用报销的记录,有银行刷卡,取款的记录等,综合数据是能够判断退休人员是否还健在的。即使不健在了,家属还要来办理死亡待遇,多领的钱是可以从死亡待遇中扣除的。当然做大数据的分析工作可能会耗费一些时间,但社保机构应该是有大数据分析的机构和人员的。
当然作为我们退休人员来讲,按时办理退休生存认证这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毕竟完全要依靠大数据,那只能是一种既费时间,又费精力的事情,不可能每月都要按照大数据分析来发放养老金。所以到了每年三四月份,只要抽个几分钟的时间,点一下手机,退休生存就算完成了,如果连自己养老金的事情都不关心的人,连点一下手机都不愿意的人,我觉的还是缺乏最基本的责任和素质。现在办理退休生存认证,与过去相比已经方便了千万倍。
最早的几年,退休人员办理退休生存认证,必须要本人到参保地的社保机构才能办理,只有本人亲自到场才能进行认证,之后就出现80多岁的老人因为行动不便,由家属抬着上三楼进行退休生存认证的例子。我有一个今年99岁的老辈子,由于喜欢打点小麻将,每月的养老金基本上都用来打麻将了。但是在前几年突然有好几个月没有领到了养老金。于是到社保局去问,因为也是好几年没有办理退休生存认证,社保局工作人员天然地认为90多岁了,几年没有看见退休生存认证信息,也就被“死亡”了。好在老人家身子骨硬朗,亲自走到社保局去办理认证。
特别是老人年岁越大的,越要重视退休生存认证工作,老人忘记了的,家属应当帮忙办理,老人即使不会使用手机,但是子女的手机也是可以使用的,只要下载了当地社保部门的手机APP,输入老人的身份证号码,注册以后就可以代替老人登录,然后点击退休生存认证,进行人脸识别显示完成,退休生存认证也就算了完成。
随着我国人员流动的加大,特别是很多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工,他们都是在打工地缴纳的社保,在打工地办理的退休,然后退休回到老家居住,如果每年要回退休地办理退休生存认证,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但是现在全国退休生存认证系统是联网了的,不喜欢在手机上完成的,只要在老家附近的乡镇社保点,有的地方村委会,街道的社区,只要是能办理养老保险的地方,退休生存认证系统都是开通了的,可以在到镇上赶集的时候,到乡镇办事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的退休生存认证工作完成了,既方便了自己,同时也方便了社保机构。工作是需要大家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
如果发现自己没有领到养老金,或是养老金没有正常发放的,都可以第一时间拨打社保热线12333,离社保局不远的可以第一时间到社保部门去咨询,被“死亡”了的,激活起来还比较难,也很麻烦,心情也不会舒畅,严重的可能还会因为生气而发生疾病。所以发现自己被“假死”,家属一定要重视,第一时间和社保机构联系。
综上所述,部分退休老人养老金停发或是迟迟不到账,经查发现被“假死”的,是由于没有按时办理退休生存认证而发生的笑话,虽然只是笑话,但是老人心里还是不高兴,社保部门纠正起来也还要走程序。毕竟养老金是国家的钱,这个钱发出去必须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每年按时办理退休生存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