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迟退休”已经争议了很多年,直至今日,依旧有大量民众抗议延时退休。理由很贴切,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到了50岁以后,确确实实干不动了。能熬到退休尚且不易,若再延长五年退休,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更多的伤病。甚至有人表示,自己未必能活到退休年龄。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到了50岁后很难找到工作。一旦下岗,男性50岁到65岁这15年里生活都成问题,怎么熬过这15年?女性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50岁时或许能找到保洁工作,当一位从事体力工作的保洁阿姨。但50岁以后,就连保洁公司都嫌弃。那么接下来等待退休的10年,怎么熬过去?
不只是低端从业者,就连教师这样的公务员也对“延时退休”争议很大,用他们的话称,一线教师永远希望能早点退休。不只是因为压力大,更因为精力、体力、脑力都随着年龄渐长开始变得吃力。而那些不想退休的教师,通常都不是一线教师,他们上下班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等下班,自然喜欢延时退休。
于是有专家提出建议,将“延时退休”改为“工龄退休”。先不说这位专家提的建议到底有几分话语权,就是“工龄退休”而言同样引发争议。尤其是一些高学历者反对声最大。因为他们考研、读博后,真正参加工作的年龄远比基层晚很多。如果按照“工龄退休”,他们会很吃亏。
有人就此提出疑问,既然争议这么大为何一定要推动“延时退休”呢?原因很现实,因为养老金缺口压力太大,再加上中国生育率在逐年降低,未来很可能迎来人口负增长。没有更多的新生人口填补养老金,所以“延时退休”势在必行。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也有专家表示“延时退休”会催生三大变化。第一种变化是考取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会因为抵触“延时退休”选择自谋职业或自由职业,这反而会带动创业与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的出现。第二种变化则是,人们会逐渐从工作中脱离出来,重新思考人生,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选择为自己负责,想办法攒够提前退休的钱,早早地过上不需要国家负担的退休生活。
第三种变化,那就是人们会对老年生活越来越焦虑,从而被迫扩大理财,无形中将刺激中国的理财产业以及背后的金融产业的蓬勃发展。渐渐地,也将推动我国养老政策的完善。从依靠国家养老,转变为商业理财投资养老和国家养老相结合的方式。
总而言之,“延时退休”对国家而言百利而无一害。至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民众,唯有适应这个时代的快速变化。不然,只会被时代淘汰。不过也不用绝望,对于那些实在混不下去的人,依旧可以申请“低保”,不至于真的生活不下去。
究竟是“延时退休”,还是“工龄退休”,其实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不用太在意。原因很简单,对于决定不了的事情不要过多烦扰,做好眼前的事,多赚些钱、存些钱、必须学会理财,将财务自由当作自己的目标,才能不受束缚、提早退休,过上想要的生活。
这样一来,无论是60岁退休,还是65岁退休,又有何区别呢?看清本质,努力成为不差那点“退休金”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趁着年轻,又或者趁着自己还干得动,别求早早的安逸,努力奋进才是硬道理。即便不承认这一点又能如何?早早接受,提前准备,晚年的生活才能体面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