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社保不允许“一次性”补缴,会损失更多参保人吗?
2021-01-07 06:35  浏览:81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19年开始至2020年初,全国大部分地区相继出台了不允许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政策,这个政策具体实施时间,由各个地区制定。一些地区实施的早一些,比如辽宁省,在2019年8月末之前可以一次性补缴,过了8月将不再受理此项业务。天津相对实施的要晚一些,2020年5月份之前可以一次性补缴,过了五月份同样不再受理此项业务。


随着政策的“收口”,在规定时间内已经补缴的人员,也就等于赶上了政策的“末班车”,没有一次性补缴的人员,想退休只能逐年缴纳。社保不允许一次性补缴,可能会有更多人选择“放弃”社保,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一次性补缴,对于参保人员来说,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次性补缴社保的同时,是以补缴当年为基准,向前补交,向后续交。举个例子,假设参保人2019年55岁,选择补缴社保,那么从2019年算起,向前补交10年,向后续交5年,60岁也就可以办理退休了。

向前补交10年,意味着社平工资低,补交的社保费率相对也要低很多。这也就等于用现如今货币的购买力,购买货币贬值前的物价和保障,当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之所以当初很多人选择一次性补缴,就是看到这样的利益,包括现在没有补交后悔的人群,同样算明白了这笔经济账。现如今,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利益,所以也就会有一部分人选择放弃。


2.缴纳15年的社保,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太难了。虽然国家强制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但并没有从本质上完全实施。目前大部分小、微型企业,为了缩减用工成本,仍然选择不为员工缴纳社保。

40岁以上的人群,就业本身就有很大的压力,就业难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择业的权利,即便用人单位不为员工缴纳社保,为了生活也只能逆来顺受。本想着临近退休的时候,借点钱一次性将养老保险补齐,退休后可以慢慢还,现在也没有了机会,这也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人择退保或者直接不参保。

所以,取消一次性补缴社保这样的惠民政策,也就等于变相地提高了社保缴纳的“门槛”,可能打击到更多人参保的积极性。


那么,今后还有可能一次性补缴社保政策吗?

从延迟退休的角度看,这样的政策重新实施的几率并不是很大,因为延迟退休的本质目的,就是缩减养老金缺口,一次性补缴政策等于变相的“占便宜”,这无疑增加了社保养老金支出的负担。所以,重新实施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想退休只能按年缴纳。

记得一次性补缴社保政策,临近尾声时,一些专家表示,政策过了不再有。这也片面地说明,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所以,想退休还是尽量早作打算,年轻的时候哪怕累一些,也要缴纳一份社保,给自己一个晚年的保障。


希望国家针对性的适当放宽补缴政策,毕竟这些人在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是缴纳不起社保,并不是不愿参保。实施延迟退休的同时,不要给参保难人员关上另一扇“大门”。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


发布人:286a****    IP:223.213.6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