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社保都有着这样的疑问,是企业退休领到的养老金,要比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退休,领到的要多吗?要不大家怎么都挂靠缴纳社保呢?
说真的,在没有接触社保之前,晓梒和大家的想法一样,企业退休养老金一定比个人参保领得多。不过这个想法从晓梒对社保的不断深入了解后,发现无论是作为在职员工,通过企业缴纳社保,还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熬到退休,领到的养老金待遇都是一样的。
既然一样,那为什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养老金不及企业参保,领得多呢?答案只有一个 “缴费工资”。下面就和【晓梒聊社保】一起了解一下。
首先,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参保,在缴费标准这块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缴费工资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而定,并设置最高不超过300%,最低不低于60%,但二者的缴费标准确有着天壤之别,可以说完全不一样。
在职员工的缴费工资,一般是按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而定。当然,这个是在不超过社平工资300%,不低于社平工资60%的情况下,根据工资而定。
假如:小A在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是4000元,那么本年度他的社保的缴费基数也就是4000元。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工资,是根据当地社保局设置的缴费档次进行缴纳的,当然这个也是在不超过300%,不低于60%之间选择,不过这个缴费档次则是固定不变的,要么选择高一些缴纳,要么选择低一些,总之只能按缴费档次缴纳。
比如:长春2020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标准来说。
其次,是否有“多缴多得”的承受能力
要知道,我国养老金遵循的可是“多缴多得”,也就是缴得越多,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在职员工,通过企业缴纳社保,费用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其中个人只承担很小的一部分,比例大概在10.3%,而单位承担的比例远超过28.5%。
而灵活就业人员,缴得每一分钱都由个人承担的,以养老保险为例,个人需要承担20%,以长春2020年最低缴费2767元计算,在职员工每月只需要承担221.36元,灵活就业人员就需要承担553.4元,费用远远高于企业缴纳。
所以对于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明知道多缴,退休后能领得更多的养老金,但现实却是工作看似轻松自在,但很不稳定,生活也过得朝不保夕,能按最低标准缴纳15年社保就已属勉强,就更别提那些遥不可以的奢望了。
划重点
虽然企业缴纳基数是按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而定,但仍然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降低用工成本,在缴纳社保时都会采用按最低缴费基数为员工进行缴纳。比如,实际工资6000元,却按最低缴费基数3000元进行缴纳。这样的话既影响平均缴费指数又影响个人账户的金额。
对于您有什么意见,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