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有很多企业职工,盼望早退休,是好现象吗?实际上: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没有好坏之分,它代表了很多企业职工的共同心声。这部分人普遍工资收入低、工作压力大、以常年从事一线岗位的职工为主。盼着早点退休,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一是上班时的工资收入低,退休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二是工作压力大,又苦又累,想尽早摆脱现在的工作环境;三是多年体力劳动,导致身体无法承受现在的劳动强度。但是,随着渐进式延迟退休列入十四五规划中,早退的想法只能是一种奢望了。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为什么很多企业职工,都盼着早点退休?
1.上班时的工资收入低,退休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根据2020年各省(市)公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一线城市可达10000元以上;二线城市可达7000~9000元左右;三四线城市可达5000~6000元。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看似很高,实际只有20%的在岗职工能超过平均工资水平,80%的在岗职工要低于平均工资水平。只不过是高收入群体拉高了平均工资水平。实际上,我国有6亿人的月收入,不到1000元。由于上班时要扣除个人的社保公积金,很多人到手里的钱也就1500~2500元左右,而我国目前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后的月人均养老金在3000元左右,甚至要高于很多人上班时的工资。因为上班时的收入太低了,所以盼着退休。
2.工作压力大,又苦又累,想尽早摆脱现在的工作环境。现在的企业职工,尤其是民营企业,工作压力特别大,各种考核指标把职工压得喘不过气。退休以后,至少不用天天上班了,没有那么大的工作压力,不需要担心考核指标是否完成,相对会轻松很多。
3.多年体力劳动,导致身体无法承受现在的劳动强度。很多从事一线体力劳动的职工,比如:铁路工人、车间工人、电子厂工人,大多都是倒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甚至30天无休息。年轻时,体力好,身体还能承受。随着年龄增长,在长时间的体力劳动下,各项身体机能逐渐下滑,落下一身的职业病。尤其是50岁以后,再让他们去倒班,干一线的体力活,身体是吃不消的。
二、关于退休的问题一直都是两极分化
1.盼望早退休的群体:主要以灵活就业人员和部分企业职工为主,他们工资收入低、工作压力大,又苦又累。
2.盼望延迟退休的群体:主要以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的二线管理和技术人员为主,他们的工资收入高、工作压力适中、清闲自在。
三、企业退休职工盼望早退休,能否实现?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逐年提高,延迟退休的脚步将离我们越来越近。2020年11月,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已经提出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说,在2021~2035年,延迟退休的方案将由计划变为实施。因此,部分企业职工早退休的想法,只能是一种盼望,很难变为现实。
写在最后
1.只要有人盼早退,就会有人盼延迟。这代表了不同群体,对于退休的看法,每类群体的实际情况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之所以有人盼着早退,有人盼晚退,主要是因为二者间在职时的工资待遇、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与其盼望着早退,倒不如从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普通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养老金待遇等方面做起。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二者间的差异化能缩小一点,或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无所谓早退和晚退了。
在很多企业,高管的收入是普通职工的10倍以上;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是企业职工养老金的1~2倍以上。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