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彩礼给得少,我不想帮婆婆养老有错吗?网友:离婚吧!
2021-01-24 07:52  浏览:69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网友来信投稿:

我不给婆婆养老有错吗?当初嫁给老公的时候我家提出了18万彩礼的要求,婆婆却说家里没钱,只有1.8万,反正我肚子里有孩子了,爱嫁不嫁,我听了非常伤心,但是家人不想我委屈,最后也答应让我嫁过去了!


幸好嫁过来以后老公对我还不错,但是我和婆婆相处就不太好了,她明明和公公两个人每个月有上万块钱退休金,但是我们和她住在一起,每个月还要我交3000块钱伙食费,因为这个事我和老公也吐槽了很多次。

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虽然婆婆帮着忙来照顾我,但是那是因为我帮她生了一个孙子,要不然她不可能这么好心,而且那个月老公又多给了2000块钱伙食费。反正我嫁过来以后就好像外人一样,做什么都得跟她谈钱。

反而小姑子天天回来蹭吃蹭喝,也没见她问过小姑子拿生活费,我确实生气了,昨天和老公说话明白了,以后婆婆生病卧床的时候我绝对不会照顾她的,她老了以后我也不会给她养老,反正她不是我妈。

老公听了非常生气,说我这么计较,他妈就不是我妈了吗?说着说着还想动手打我,幸好我躲开了,不然我肯定会跟他离婚,这样的家庭我受不了啦,当初真后悔不听父母的话嫁了过来,大家觉得我这样做有错吗?


赤坎街古仔想说的是:

根据宪法、《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这里的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儿子和女儿都有义务赡养父母。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我国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分为两种:1、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父母与婚生子女及非婚生子女;2、法律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养父母与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民法典》规定,赡养人的范围只包括老年人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以及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不包括儿媳、女婿!所以你有这样的想法也没错。

但是法律管不了一切,它只是人们最后的底线,人不能踩着底线生存。道德不是法律,道德的底线比法律高,不是什么道德绑架。

应该搞清楚的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并不仅仅是不违法,还要不违背道德。你是没违法,法律不能惩罚你,但不代表你就是对的,违背了道德的底线,就会首先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批判。

而且《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所以我国法律是鼓励丧偶儿媳赡养公婆、丧偶、丧偶女婿赡养岳父母的。大家对民法典中的这些规定有什么看法呢?


(原创写作不易,严禁转载抄袭,图片来源网络,与文章无关,侵权立删)

我是赤坎街古仔 ,讲述新鲜事,分享身边事,感谢您的阅读,请关注我,与您一起感悟世间冷暖,品读人生经典。


发布人:bba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