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人口与日本经济》,来自美国作家吉川洋。
去年,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当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难免充满困惑: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真的只能成为社会的包袱吗?AI技术到底是会夺走我们的饭碗还是会为我们带来新的转机?等待少子老龄化社会的是不是只有经济衰退这一条路?
邻国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参照。不同以往的普遍的悲观看法, 日本宏观经济学泰斗吉川洋凭借多年以来的深入思考和博闻强识,指出经济衰退并不是必然,人们完全可以从更广阔、更乐观的视角找到未来的希望。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人口与日本经济》
著者:[日]吉川 洋
译者:殷国梁 陈伊人 王贝贝
版本:后浪|九州出版社 2020年11月
(点击书封可进入购买页面)
作者简介:
吉川 洋,日本宏观经济学家。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系,后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师从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士·托宾。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立正大学校长,2010年获得日本天皇颁发的紫绶褒章,曾任日本经济学会会长,在多个政府经济政策咨询委员会中担任委员或会长。他长期参与日本经济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被誉为“日本宏观经济学泰斗”。著有《宏观经济学研究》《日本经济与宏观经济学》《经济高速增长》《转换期的日本经济》《经济困境中,谁的经济学管用》《通货紧缩──解析日本慢性病的全貌》等。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0 世纪90 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的经济和社会都进入了一条长长的隧道之中。从那时至今这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闭塞感并不是某一个单独的原因造成的,但在21 世纪已经过去了六分之一的今天,人们常把人口减少作为一个负面因素提出来。
人口,可以说是思考21 世纪日本的关键词。本书的目的就是尝试探讨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堪称“人类历史总决算”,是十分复杂的现象,很难仅凭某个现有学科阐明其全貌。因此本书从根本上来说,应该算是关于经济与人口的关系的随笔集。
经济学这门学问成立于18 世纪,当时的欧洲也正处于人口爆炸的时代。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自然对人口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最为有名,任何人在探讨人口问题时都会想起这部名著。本书第1 章在简要回顾人口问题的历史之后,会依次介绍18 世纪的马尔萨斯、同为英国经济学家并在20 世纪上半叶研究了人口减少对经济的影响的凯恩斯以及先于其他国家着手解决人口问题的瑞典经济学家们。
自古以来,关于人口问题,人们曾经从“过多”“过少”等相反立场进行过各种探讨。在今天的日本,人口减少已经催生出许多问题,对社会保障、财政以及地域社会产生的影响尤为严重。第2 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人口减少的确是重要问题,不过在日本,人们在考虑经济增长问题时,“人口减少悲观论”有些过于严重了。第2章后半部分还会做详细阐述,决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不是人口,而是创新。一些人认为,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导致日本今后很难实现经济增长,能保持零增长就已经不错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担心,AI(人工智能)的发展会逐渐夺走过去由人类从事的工作。这些问题也将在第2 章予以讨论。
从19 世纪末期开始,欧洲的人口减少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并不符合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该原理认为,人均收入增加之后,儿童数量也将增加,人口规模将会扩大。达尔文曾从马尔萨斯的理论中获得灵感,自从他写出《物种起源》以后,人们普遍认为,在生物世界中,生物的数量也会随食物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在人类社会,在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却开始出现了减少。与此同时,人们的寿命开始显著延长,这也是马尔萨斯曾强烈否定的。说到“差距”,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收入差距,但其实在寿命方面也存在 “差距”。寿命的延长也与创新有着密切关联。第3 章将探讨人口减少与寿命的问题。
无论是人口还是寿命,都会受到“人均”收入的极大影响。“创新”能够提高人均收入,也是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
不过话说回来,经济增长是一件好事吗?经济增长有什么意义?这也是很久之前就有人提出过的疑问。在经济学领域,以19 世纪的知识巨人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零增长理论”最为著名。归根结底,这些问题最后都会归结为一点:对人类来说,经济意味着什么,21 世纪的日本必须对此做出回答。第4 章将会探讨这个内容。
它为何吸引人?
人口减少就注定要走向衰退吗?经济学的回答是“No”!
日本宏观经济学泰斗匠心之作,揭示如何破解少子老龄化社会的下跌魔咒!
荣获《钻石周刊》经济类图书第1名,日本新书大奖第2名!
引发各重量级媒体热议,上市仅8个月销量即超100000册!
契合“人口红利”“老龄化”等超热话题,帮助我们从更广阔、更乐观的视角找到未来的希望!
《人口与日本经济》抢先读 (节选)
经济学是如何考虑人口问题的?
瑞典的人口论
在18 世纪至20 世纪上半叶的200 年里,马尔萨斯和凯恩斯是代表当时世界经济领头羊英国的两位经济学家。前文介绍了他们是如何看待人口问题的。除了英国,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个国家也在探讨人口问题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它就是瑞典。
如今,瑞典是世界闻名的福利大国,但福利大国绝非一朝实现的。在瑞典,由该国引以为豪的众多经济学家主导探讨这个问题。
克努特·维克塞尔(1851—1926 年)是瑞典经济学大家,活跃于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他是著名的理论经济学家,最初正是出于对人口问题的关注而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也是一位激进的社会活动家,致力于向世人阐述自己的人口理论。
《国民经济学讲义》(瑞典语版,1901 年刊行)是维克塞尔享有盛名的著作,其第1 卷第1 章就是从“人口理论、人口构成与人口变动”开始的。1910 年出版的第二版《国民经济学讲义》删掉了原第1 卷第1 章。维克塞尔作为社会活动家在1909 年因过激言行被捕入狱,他在服刑的两个月期间,将有关人口问题的第1 卷第1 章以独立的小册子的形式出版。
作为杰出的理论经济学家,维克塞尔针对人口问题的讨论堪称精彩。他对人口所做的严密的统计分析即便在今日也毫不褪色。
维克塞尔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讨论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最优人口”。人口的增加或减少固然重要,但说到底多少人口才能算“最优”人口呢?在维克塞尔之前,学者们都将一个国家能够抚养的“最大”人口作为分析“过剩人口”等问题时的标准。但最优人口与最大人口是不同的。
所谓最优人口,是指人口增长一旦超过这个标准,人均福利水平就不再上升,反而会转为下降。也就是说,最优人口指的是能使人均福利水平最大的人口。
维克塞尔在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欧洲各国的人口已经远远超出了最优水平。因此,正确的政策应该是在数十年内推动人口减少。限制生育能够起到这个作用,但与传统的宗教观念对立。这就是维克塞尔的言论与社会发生冲突的原因。
维克塞尔还提出了其他一些引人深思的观点。有些人常常担心有意识地减少人口,会导致人口开始减少以后无法轻易逆转,最终会造成社会消亡的后果。维克塞尔认为这些担忧只不过是杞人忧天。如果想使人口增加,只要从财政上对多子女家庭提供补助,出生率很快就会上升。对于通过补助提高出生率的做法,维克塞尔表现出惊人的乐观。他强调,减少超出最优人口的过剩人口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这正是宁可为此入狱也不悔的维克塞尔的信念。
育儿援助政策的起源
维克塞尔就像一匹孤狼,不断就人口问题奋力宣扬自己的主张。后来,冈纳·缪尔达尔(1898—1987 年,获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继承了维克塞尔的精神,但他从相反的立场出发,也对现实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缪尔达尔同其妻子阿尔瓦合著的《人口问题的危机》一书在瑞典引起巨大反响,对长期执政的社会民主劳动党的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缪尔达尔在旅美期间撰写了论文《人口问题与政策》,简要介绍了夫妇二人的观点,并被翻译为《缪尔达尔:福利、发展和制度》一书的第3 章(关于缪尔达尔的信息可以参考藤田菜菜子著《缪尔达尔的经济学》)。
进入20 世纪以后,人口减少的趋势已经变得十分明显。很多人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一现象意味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是文明进步的象征,即人类终于摆脱了长期以来被“过剩人口”束缚的烦恼。对此,缪尔达尔夫妇大声疾呼,指出放任人口减少是错误的。
诚然,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讲,孩子数量的减少意味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生活也许会因此变得更加富裕。但其结果是,全国人口持续减少,将“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的生活水平产生绝对的恶劣影响”。缪尔达尔认为,限制生育给个人带来的利益并不等于整个社会的利益。
当然,缪尔达尔并不是从保守主义立场主张禁止限制生育的。他认为生育应该听由个人自由选择,必须尊重人们自愿限制生育的权利,但另一方面,就和瑞典通过公共养老金把对高龄者的援助从家庭内部的补贴转换为整个社会的制度一样,在生育、养育方面,也必须转变制度,将各个家庭的负担改为由整个社会来承担。
无论是否拥有孩子,市民作为纳税人都必须承担(抚养孩子的)负担……因此,人口政策的一般性策略应该是,从个人和没有孩子的家庭向拥有孩子的家庭进行收入转移。(《缪尔达尔:福利、发展和制度》)
无须多言,这就是如今人们所说的“育儿援助政策”。此外,缪尔达尔还指出,比起现金给付,实物给付要更好。具体来讲,他建议国家实施增设托儿所数量、提升卫生及教育水平等措施。
在20 世纪30 年代,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也曾实施促进人口增加的政策,但缪尔达尔强调,自己提出的人口政策与这些国家的政策截然不同。德国和意大利的目标是“促进”生育,而缪尔达尔则主张“我们应该消除妨碍普通人生活的障碍,以便人们自然而然地希望结婚和拥有孩子”。无须赘言,这正是21 世纪发达国家“育儿援助政策”的基本思想。在先于日本采取此项政策的70 年前,即20 世纪30年代,缪尔达尔便在面临人口减少问题的发达国家瑞典,提倡新型“人口政策”,对现实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回顾漫长的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围绕人口问题的讨论一直有进有退。现在从整个地球来看,人口仍是过剩的。而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人口减少趋势日益严重,少子老龄化催生出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对日本而言,人口减少的确是一个重要问题。下一章将具体介绍人口减少对社会保障、财政乃至地域社会带来了哪些问题。
人口减少的问题虽然严重,但就日本经济的“发展”而言,“人口减少悲观论”言过其实。有很多人认为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日本经济没有未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基本上并不依赖劳动力人口,而是由创新来驱动的。下一章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如何参与“评审团”?
我们希望你:
| 是一位认真的阅读者,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人口与经济发展趋势、日本经济现实和老龄化社会等相关话题感兴趣。
| 期待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与更多人交流,甚至引领一种主张。
| 时间观念强,能够遵循我们的约定。
你只需要:
| 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想读《人口与日本经济》,或者你对老龄化社会、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有什么看法或困惑。
| 等待我们的回复。我们会尽快选取3位评审员,然后确认地址与联系方式,尽快将书寄出。
| 在两周内(从收到书之日起)将书读完,发回1000字左右的评论或读后感。
如果你被选中为当期阅读评审员,我们还将邀你加入“阅读评审团”微信群,让你遇到更多热爱阅读、认真思考的同路人。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一本免费寄送的书,换来这么多的要求,不值得呀。
但赠阅并不是“阅读评审团”的核心,我们所期待的,是让有意愿有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读者,有一个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是让那些原本灵光一闪、只有自己知道的思考,在鼓励和督促之下能够被文字所记录、被他人所阅读;是为了通过认真的讨论,让“热点”的潮水中多一些独立的、真诚的声音;甚至,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新的书评作者,让我们以这种方式相遇,然后看到你从此不断成长。
你,来吗?记得在下方留言哦。
评审团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ibook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