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父母那一代,很少有人会坐享其成,等着别人来养。在很多时候,父母会坐不住,会想尽办法找各种渠道去挣钱。因为他们天生就是劳碌命,不会享受。
可也有一些父母,年纪轻轻,还没到养老的年纪,就开始过上了养老的生活。他们认为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仰仗着儿子就能过上养老的清闲生活。
殊不知,儿子的有出息,是建立在牺牲自己小家的基础上的。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买房买车经济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重。如果父母帮不上忙,但起码也不会拖后腿。
真心疼爱儿子的父母,不会眼睁睁看着儿子吃苦而袖手旁观。只有那些平时懒惯了,不思进取的父母,才会一直等着儿子来养。
02
杨琴是独生女,当年是顶着父母反对的压力,嫁给了同样是独生子的老公。只是老公的家境,比杨琴家要差得多。杨琴父母有正式稳定的工作,以后退休金医疗保险都很齐全,不需要杨琴这个独生女操半分心。
可老公却不一样,公婆只是普通人,虽然早些年就一直在城市里打工。但因为学历低,也找不到什么像样的稳定工作,只是攒点零花钱勉强养活自己罢了。
如果不是老公对她千依百顺,嘘寒问暖,杨琴也不会一意孤行。两个人要结婚的时候,老公没房没车,甚至连像样的彩礼都没给。
而杨琴父母心疼女儿,虽然对她恨铁不成钢,但最终还是心软给女儿买了一套只写女儿一个人的婚前房。结婚的时候,也另外给了杨琴五万压箱钱,作为杨琴的私房钱。
婚后小两口幸福住进了娘家的陪嫁房,而在杨琴没同意的情况下,公婆就搬来和他们一起住。公婆都提着行李不请自来了,杨琴拦也拦不住,只好同意了。
03
一开始,公婆还去附近找点零活干,可才做了两三天,他们就开始嫌弃活又累又脏,工资又低,索性就辞职待在家,说是给儿子儿媳洗衣做饭收拾家务。
但杨琴没怀孕也还没孩子,甚至连回家吃饭的次数都少得可怜,家里实在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而公婆刚搬来没多久,就开始不断伸手要钱。
而老公也帮着公婆跟杨琴要钱,因为在老公看来,他的工资上交了,那么这笔钱自然就该杨琴出。老公跟杨琴商量“老婆,我父母挺不容易的,你每月给我父母五千,两千开销三千养老。”
杨琴被老公的要求吓呆了,2000块用在家庭开销上她认了,即便他们一个月在家吃饭的次数不会多于10次。但额外再给公婆3000块钱养老,这又是什么意思?公婆年纪轻轻,才45岁,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养活自己,凭什么现在就让她养老?
更何况,她和老公才结婚半年。婚前她父母陪嫁了房子和五万存款,已经算是倒贴扶贫。现在公婆和老公都算是吃着她的软饭呢,怎么就好意思让她一个刚进门的新媳妇养老?
虽然公婆做零活,工作辛苦工资也不高,又没存款也没有退休工资,以后只能指望我们。可他们才45岁,现在就开始在家无所事事,指望着她养老,这未免也太懒了吧?他们完全可以出去找份工作,替他们分担下压力。毕竟以后她怀孕生孩子后,家里花销更大了。
04
老公好说歹说,杨琴都不愿意这么早就开始养公婆。可她不愿意出钱,老公就开始各种闹腾,甚至还故意从自己的工资里扣出两千块钱补贴公婆。
想到老公的所作所为,杨琴有些心寒。公婆实在太懒了,她父母也差不多这个年纪,可都奋斗在第一线,丝毫不敢轻易提退休。
老公坚持要给他爸妈五千,说不能让他父母心寒。他父母辛苦养大了他,所有指望全都在他身上了,他不能让父母失望。
杨琴很冷静告诉老公“离婚,你父母才45岁,就双双不干活坐等儿媳妇养,我不想一结婚就养你父母。即使要养父母,那也应该养我自己的父母。我父母倒贴女儿房子嫁妆,可到头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老公还在据理力争,说杨琴父母有稳定工作,有退休金,自然可以不指望女儿养老。可他父母不行,他父母除了指望他,就再也指望不上其他了。
才结婚半年,杨琴就觉得心累,想放弃了。可父母嫌弃离婚丢脸,不同意她离婚。杨琴看着吃软饭的老公,第一次觉得父母当初的阻拦是对的,可惜她当时一头扎进爱情里,什么都顾不上。如今她清醒过来了,却后悔已晚了。
今日话题:
如果你是杨琴,你愿意给双双不干活坐等儿媳妇养老的公婆,每月五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