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下,许多人认为送父母到养老院就是不孝。最近,都市剧《八零九零》开播引发热议,该剧不仅直面当代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并且关注到“老少融合”的养老新模式,为沉重的养老话题打开了另一扇温情的窗。
《八零九零》宣传海报
主演:白敬亭 吴倩 倪大红 李建义 杨新鸣
“阳光之家”是林奶奶创办的养老院,规模不大却很温暖,里面住着一群性格迥异的老人。“90后”叶小妹(吴倩饰)在奶奶的庇护下,一直以来过着自在快乐的生活。直到奶奶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临终前把那间凝聚了她一生心血的养老院交到了叶小妹手中。“90后”思维和热情,一方面给养老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却也跟老人们冲突不断。就这样,每一位老人背后隐秘而感人的故事,慢慢浮现出来。小年轻的世界和老年人的世界从最初的碰撞到最终的互相接纳,每个人的生活姿态都有所改变,更为积极。
《八零九零》剧照
故事所关注的养老主题,在符合当下延迟退休、提高养老金标准、空巢老人的时代议题的同时,也在整个国产甚至是华语剧领域都相对稀缺。
毕竟,大多数剧集将焦点驻足在新一代年轻人的生存与奋斗上,却很少讲述那些在岁月的大潮退去后,老年人面对最真实的生活,更很少以青春去碰撞暮年,用年轻视角去思考养老问题。
所以当故事将两代人安排进一所养老院里,追这部剧,就是一种情感渐进的过程,也是年青一代体现在养老问题上的责任和担当的过程。
就好像白敬亭饰演的过三爽一样,从一开始对老人的陌生,只想去骗钱,到熟悉,最终忍不住融入到他们的生活。
看他们的故事,好像看自己的亲人一样,看着他们慢慢一步步老去,时间终究难以挽回,而陪伴又是那么珍贵的事情。
年轻人志愿服务抵房租,
国内探索“老少融合”新模式
在国内,有许多“老少融合”的养老新模式写照。
杭州绿康阳光家园养老院,是杭州市最大的共建民营养老机构。搬入该院的年轻人每月只要支付300元租金就可以入住,但他们每个月必须为老人提供至少2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可以是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书画、音乐、舞蹈、插花等,陪伴看电视电影等。这是由滨江团区委和区民政局共同推出的“陪伴是最长情告白”志愿服务中的一个新模式。
2017年,绿康阳光家园养老院迎来了教画画的范姑娘和教电脑的小伙子李晓阳。年轻人没有了住房压力,老人也有了年轻人的陪伴,但后来年轻人都相继离开了。2018年,该院对外招募,大学本科毕业等学历、在市区没有住房的单身青年,都可申请入住,名额很快就被抢光。2019年,又有年轻作家入住该院。人气作家凌晨认为,自己在服务老人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创作素材。她坚持做志愿者服务多年,入住时就规划好志愿服务项目。杨云海学国画,根据特长他开了书法课,许多老年学员报名。
一方面,年轻人因减轻住房压力而欣喜;另一方面,老年人则因为有了他们这些新鲜血液改变了生活方式,他们放弃麻将开始学书法、英语,养老院不再暮气沉沉。
杭州“老少交融”的模式并不是我国第一例养老新模式。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的养老机构望年荟也探索出“老少融合”的养老新模式。除了传统的养老床位,还增加了专供年轻人入住的“公益床位”,该院优先考虑拥有一定医护专业技能的医学院学生,孵化养老人才。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吸引志愿参与养老事业的年轻人,志愿者可以通过陪伴照护老人积累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即可抵扣当月部分租金。
这家养老机构坐落在一栋大楼里。老人的居住区分布在高层,第13层是专门开辟出来供年轻人居住的公益房——“志愿者之家”。整个楼层共有14个房间,都是留给志愿者居住。志愿者要通过院方考核才能入住,可参加的志愿活动有五大类,包括陪护类、教学类、娱乐类、户外类、技能类等。
年轻人为老人的余生捎去欢乐,
用年轻人的活力驱赶老人的孤独和压抑;
在养老院常见的生老病死,
也让年轻人明白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代际相处”,
让彼此获得了生活经验和智慧。
中科恒运
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和机构养老服务平台紧密结合,既为信息化养老提供了服务载体,又为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手段,可全面提升养老的服务水平。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