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的述说 2020.11.27
08:09来自农视网
我国农民老龄人基数大,随之而来的是农村老人们的养老问题,成了现如今农村一个不得不去重视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选择在农村种地了,而是选择去城里打工,去城里赚钱,喜欢都市的生活。可是家里的父母年龄大了,需要人来照顾,这样的家庭在我国的农村有很多,数不胜数。为了解决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并且儿女还不经常在身边照顾的养老问题,国家有关的部门在我国的许多农村地区兴建了很多的养老院。
在江苏南京的近郊,有一家农村养老院,一些老人把这里当做家,他们说,互帮互助,开开心心,这就是老年人的小康生活。
养老院里有一位喜欢拉二胡的爷爷,叫方传富,今年78岁,他心中的小城就是这个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敬老院。
方爷爷:“每天都给扫、擦、拖,干干净净的。吃的方面呢我们自己选择,想吃什么报什么。就是这么好,你看多开心!”
几年前,因为无子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义务人,方爷爷住进了南京郊区的农村敬老院。走进方爷爷的房间,可以看到空调、应急呼叫系统等设施一应俱全。为防止老人摔伤,敬老院内的水泥地都铺上了塑胶,走廊内也加装了扶手。有些老人腿脚不便,还可以乘电梯上下楼。
这一切仿佛都安置得很完美,环境看上去很舒适,也能保证老人们的安全。然而,并不是里面的所有老人都像方爷爷过得那么开心。
养老院还有一位老人叫高爷爷,高爷爷平时喜欢写毛笔字,他年轻时曾经支过边、种过地,退休后回到南京,老伴在几年前去世后高爷爷便一个人住。因为子女都不在身边难以照顾,他住进了敬老院。他来的时候,心理上还有很大的抵触。
从养老院院长的口中得知,高爷爷来了之后也不愿意搭理人,情绪也比较低落,经常也不愿意合群,也不愿意跟老人在一起聊。
为什么有些老人进入养老院以后情绪会变得低落、不合群?我想其背后的原因,多少我们也能体会一些。
如今农村的一些养老院是和城里的养老院一样的,里面的基础设施,里面的摆设、陈列,都是参照城里的标准来布置的。还有一点是城里的养老院所不能去对比的,那就是优美的自然环境,乡村里的环境一直都是城里人所羡慕的,每天清晨都能看到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虽然说农村的养老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是真正住在养老院的人却非常的少,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村养老院多,却没有几个人去养老院养老的呢?
我害怕 村里的人说我的儿女不孝顺
如今七八十岁的老人,几乎家里都有几个孩子,尤其是在我国的农村一直都盛行“养儿为防老”的传统理念与思想,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拉扯几个孩子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在老人们年轻的那个年代比的就是谁家的孩子多,谁家的人丁兴旺;为的就是年纪大的时候,身边的儿女多、亲人多,最希望的是儿女给自己养老送终。可是如果在年纪大的时候,却住进了村里的养老院,这样是会被村里的人说三道四,会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议论对象,村里的会笑话白白养活了那么多的孩子,到老了没有依靠、没有个住的地方、没有个能给自己养老送终的人。因此,就算村里的养老院修建的再好、再漂亮、再温暖,村里的老人们也是不愿意去居住。
我害怕 没有家里老房子住的踏实
都说村里的老人们恋旧,其实不止是村里的老人们恋旧,所有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恋旧的。尤其是岁数大了的老人们,经常听村里的老人们说:“岁数大了不愿意动了,还是落叶归根吧”。虽然说村里修建的养老院的环境与基础设施比家里的老房子好,可是对于住惯了几十年老房子的老人们来说,还是家里的老房子住的踏实、住的舒服、住的得劲儿。假如上了岁数的老人们,突然搬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居住的话,肯定是非常的不适应的,所以说,村里的养老院再好,也比不上家里的老房子,这是所有老人的心声。
我害怕养老院的费用会给儿女增加负担
虽然说村里的养老院建设完成了,可是毕竟不是免费的,住进去是需要费用的。村里的老人和城里的老人们比不了,村里的老人们不像城里的老人每个月都有退休金,有的只是国家近些年给农村老人发放的补贴所攒下的少许积蓄罢了。在我国兴建的大多数养老院中,每个月的费用都不是很便宜的,收取费用较少的每个月也得在1000元上下,较多的也有几千元不等的。可是农村老人都是没有多少的积蓄的,大多数的积蓄都是给了自己儿女,仅仅留下一部分留着养老,是承担不起这个高额的费用的,更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如今的社会发展的迅速、物价上涨得飞快,自家的儿女生活的也不算太富裕,每个月还要供小孩子读书,本来工资就不够儿女花的,自己就不要给孩子们增加负担了。
其实仅仅这几点原因就已经足以戳中我们的内心,老人年纪大了,最期盼的就是和自己的孩子待在一起,心底最放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孩子。也许在有些人看来,养老院是一个安逸的养老地方,但对一些老人而言,那可能就像一个“囚笼”。
它隔断的不仅仅是老人与孩子身体上的距离,更是老人与孩子连接心灵的纽带。
所以,如果可以,请把老人留在你自己的身边吧,就像你小时候TA那么耐心地守护你一般,把TA当作你的孩子去守护。
主播 | 辛嘉宝
编辑 | 孙冰冰
责编 | 康轩山
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