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评选出了人生最遗憾的10件事,其中有一条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儿女能力够了到了赡养父母的时候,然后却发现自己的父母等不到这一天了,这样的遗憾其实在农村变得很常见。
农村一直以来养老问题很凸显:由于不同于城市打工人那样,有五险一金来作为一个保障,但是农村的老人都是农民,农民每天也是要下地干活劳作,上交粮食给国家,这样一看,其本质就是农民和城市打工人一样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可是农民养老这一块却没有享受到同城市打工人一样的待遇。众所周知,农村的老人是没有退休年龄的,当他们老了是得不到退休金的,因而家中儿女孝顺了就成了养老的唯一保障。
就拿笔者的例子来说,笔者的爷爷奶奶一共有5个孩子,3个儿子2个女儿,而两位老人的养老问题便是靠着儿女孝顺来解决的,不过笔者的爷爷奶奶虽然也已有80岁高龄了,他们仍旧选择下地干活,家里分到的几亩田地都是由他们来打理。
当然这里也不是笔者的父母以及大伯们不孝顺,都那么大年龄了还让他们下地干活,是因为笔者父母辈需要在外打工,同时爷爷奶奶当了一辈子农民,实在闲不住,就拿笔者的奶奶来说,每天不去田里转一圈就感觉浑身难受。
不过笔者家的情况在农村算比较好的情况,毕竟爷爷奶奶的养老问题可以靠子女孝顺来解决,但是对于同村的部分农民养老却不一样了。笔者所在村子有的老人无儿无女,这些老人的一切生活起居全靠自己,或许现在身体还硬朗,但是如果一生病他们又让谁来照顾呢?
其实类似笔者村子的情况应该有很多,笔者也问过村中的老人他们的生活经济来源,多部分老人说:可以领到补贴,反正钱不多,就100来块,最近几年涨了一些!不过农民的职业就是种地,所以多数的经济来源还是靠种地,但是种地又能赚多少钱呢?他们该如何养老?对此很多老人表示很无奈。
对比于如今飞涨的物价,最近一斤猪肉价格都40块钱了,多数老人靠领养老补贴外加自己种地卖菜的收入其实只能解决一点温饱的问题,但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却是很难提升的!
据我国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不难发现,我国老龄化现象加深,其中有半数以上的老人在农村,如果给这批人同时发放退休金其实这个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对此国家已经不断推出了利好政策,农民也可以补缴养老保险,补缴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现在很多农村都在实施这一政策,这让部分农村人养老问题得到解决。
不过笔者认为,除了农村可以缴养老保险,需要呼吁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为农村增添新的活力才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
农村老人其实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如果农村可以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创造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来建设乡村,很多年轻人回农村就业,在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
比如很多村子经济发展不行没有像城市里的养老院,但是年轻人回来就不一样,村子经济发展好了,自然农村养老院这样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就可以建设跟上。同时农村养老院还为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这可是两全其美的事。
所以农村养老的问题还是在乡村振兴上,现如今我们很多人的家乡在不断地变好,但是作为从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人其实也需要一个机会回到家乡来帮助建设家乡,农村养老问题难但是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只要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自然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对于农村养老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