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是我国现阶段覆盖面最广的社会保障之一,但因为大部分职工还在缴费阶段,还未到退休年龄,所以领取养老金人数还比如城乡居民保险的多,因为广大农村老人还是多于城镇离退休人员。
截止2019年全国领取职工养老金人数共计1.23亿人,人均可领取养老金39989元,合每月3332元。这个对于城镇一般老年人来说基本可以满足基础生活消费了,要比农村老人人均不到200元,已经是非常之高了!
不过因为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结构性也不同,所以在养老金分配上、各地人均养老金收入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下面来具体看看各省的排名如何,解析下某些特殊情况。
全国最高的是西藏区,其次青海省,分别为人均10.74万元和6.92万元。大家肯定很意外为何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两地企业非常少,领取养老金的绝大多数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数较高,所以导致人均高企。
另外像河北、山东、广东、北京、天津、山西和云南等省市也是高于全国平均。这是因为民企外企职工大多还没有到退休年龄,而且当年国企、央企布局较多,基数高。所以以上这些省市领取养老金的基本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人员,所以人均计算的话是相对较高的。
比如像广东和山东省都是人口大省,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老人都是1500-2000万级别的,但能够领取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只有671万和711万,还不及浙江省多(浙江的原因在下面分析)。这是因为民企外企职工大多还未到退休年龄。而两省也是建国后国家企业布局偏多的省区,远高于浙江省,所以在领取养老金的主要就是国企退休人员。
河北、云南、山西等省也是如此。这个可以通过领取人数来观察。
有部分地区是因为国企较弱,或者说受到当年下岗潮的影响等各类原因吧,虽然是当年国企布局较多的地方,但人均养老金水平较低。像东三省、四川、重庆等地就是如此。辽宁领取养老金人数800多万,但人均非常低,当年的下岗潮让国企职工的领取金额基数下降了许多。
大家会发现两个经济发达省江苏和浙江都偏低,竟然是低于全国平均值。而且浙江作为建国后国企没有多少布局的省份,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却在全国前列。这就是有一定特殊性在,包括上海也是如此。
江苏是因为苏南乡镇集体企业兴起最早,所以这部分职工已经进入了退休年龄,但他们的领取金额基数是远小于国家企业的。其次苏南部分发达城市也有部分像浙江、上海一样的农民转保政策,都会拉低人均。所以江苏也是全国养老金领取人数最多的省份,高达918万人,这是因为江苏本身国企职工就多,再加上了不少非国企职工人员。
浙江省国企退休职工数量是在全国中下游的,但领取职工养老金的人数高达856万人。其实这里面起码有三分之一是近十几年陆续换保的农民,这是浙江的特殊民生保障政策,让农民一次性缴纳一部分金额,就可以领取城镇职工养老金。
当然领取基数和国企职工没法比,但也要比农保高出十倍,而且每年同步增长。所以浙江的养老金人均领取金额就被拉低了不少。要是只看国家单位的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浙江还是主要省份前列的,高于广东省。
浙江省的城镇职工退休金的覆盖率就此提高了许多,毕竟浙江省是人口小省,户籍老人数量远小于广东、江苏和山东等省。这对浙江的民生水平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上海也是同理,这个可以从上海和京津的领取人数对比中可见,上海一个城市领取人数高达500多万,其中一部分也是农民转保的。所以上海的养老金人均金额会低于北京和广东省。如果只看国家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海是非常高的。
但转保政策一般省份不敢实行,因为需要强大的财政托底,毕竟一次性上缴的也就是几万,而领取的养老金累计会高达几十万,都需要地方财政补贴的。所以暂时只有浙江和上海大面积推行,其他省份只有极小部分或者根本没有!
具体数据请看下表:
欢迎关注,精彩数据每日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