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出现“轮替伺候”的现象,这对儿女来说“公平”吗?
在农村,从古至今都是说“养儿防老”,所以家里的房子家产都是儿子的,养老儿子也是主力军,女儿顶多出份嫁妆。这样做勉强算是公平,毕竟大家都这样。但有几家是真正做到的呢。
举个例子,老家一位老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人老了,有老年病,生活不能自理,这就需要儿女赡养了。儿子一商量,一家一个月,挺好,那就这样来吧。轮着轮着,在一家住够一个月了,下一家不来接,且大门紧锁,这一家说到日子了不让住,老人怎么办。没办法,给女儿打电话来接吧,女儿心疼老娘,来吧。这可好,老娘住下了更没人接了,另外的儿子说了,轮到老几的时候你替了,那我这你也得替,女儿有苦难言,我也是一家子,我这也有老人,我也要出门挣钱,你们有难,我可以帮,但不能总指望我呀。儿子儿媳充耳不闻,女儿又不能硬下心肠送回老娘,也不知道送到谁家。过了几个月实在没办法,女婿就把丈母娘送到了几个儿子家的中间路口,然后通知几个儿子老娘已回。
大家说这样的公平吗?
再来个例子,老人两儿两女。养老宅说好在老二家,因为老人的宅子给了老二。别的吃饭问题两儿子一家五天。因为老大家搬出去了,所以天好的时候老二自己走过去吃饭,天不好的时候老大家送饭。就这样两家管了十几年的饭,直到老人去逝。这样挺好吧,可老人天天在外面说女儿孝顺,给他拿好吃的,好喝的。却从来不夸儿媳妇。长久以来,儿媳妇也有怨气,要是你女儿养着你,我也给你拿好吃的,毕竟一年才来两回。再说了,女儿孝顺,你能靠着女儿的好吃的饱肚子吗,还不是吃儿子家的饭。
这样的大家说说又对谁公平呢?
说实在的,农村养老,没有公平可言,父母是大家的,大家共同出力出钱就行。毕竟父母养了你小,你就要养他老。
希望天下老人都“老有所依”。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