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是我国公民应当依法享有的权利,其主要包含的两点就是医保和养老,在单位和企业上班的职工还有生育、工伤和失业等保险,不过近些年,在实际的使用或者缴费过程中,有很多行为实际上涉嫌违法违规,2021年更是有一行为被严格禁止。
社保新一轮“清洗”
据《澎湃新闻》报道,根据当前社保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出台的相关规定针对性的进行了新的一轮“清洗”,包括个人对于医保的缴纳和使用,相关单位在医保缴纳等行为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社保挂靠这一行为被直接禁止,如果有人还在试图寻求中介协助的话,可能会被判刑。
需要知道的是,我国目前的社保缴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城乡居民社保,这是很多普通人或者灵活就业人员主要的社保缴纳方式,内容主要就是养老保险和医保,一般来说,因为没有与企业订立相关合同,因此其他的三险显然是没有的,也没必要,但缴费时个人就必然要承担绝大部分。
另一种就是职工社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险的总和。拆开来说不仅比城乡居民社保要多出三险,而且个人缴纳社保的钱也相对少一些,因为有企业甚至是地方来进行一定的分担。所以,职工社保不仅缴费少了,个人能够拿到的还变多了,很多人便想着通过各种方式来缴纳职工社保,这便催生出了“社保挂靠”这个行当。
这一行为被禁止
一般来讲,社保挂靠就是个人和一个所谓的中介公司做约定,假借公司职员的名义为其缴纳职工社保,而个人则向这个中介公司交更多的钱,即便可能相比城乡社保要贵一些,但退休后的待遇无疑要好不少,甚至还有生育和工伤险等等险可以用。
这看起来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实际上,这一行为本身却极有可能是触犯法律的,因为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了,职工社保的缴纳需要明确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只有完成了义务才有享受权利的可能。
然而医保挂靠本质上就是通过虚构这层劳动关系从而获取利益,尤其是生育保险等等,这完全可以说就是骗保,而骗保是明显的违法行为。因此可以看出,所谓的挂靠中介其实本质上就是个没有法律依据的“空壳”公司,如果中介公司在收钱后跑路,个人是很难有任何办法的,搞不好自己还有可能会被判刑,此前甚至已经有相关的被判刑案例。
社保统筹程度加剧
其实绝大部分人都很清楚,之所以有人要去找社保挂靠,除了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外,还因为当前的社保制度和就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比如最为典型的职场上对女性生育的排斥,通过挂靠既能享受生育险,又能维持缴费,“何乐而不为”?
同时,人们消费欲望的提升让普通的城乡保险可能无法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生活总是人们所追求的,于是便也导致了社保挂靠的发展。
不过当下,国内社保统筹程度进一步加剧,养老金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迎来“17连涨”,个人养老金制度也在路上,门诊报销幅度进一步扩大,医保也开始允许家庭共济,这也就意味着个人能够享受到的福利正在越变越多,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也进一步降低了人们对于社保挂靠需求的欲望,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医保作为社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上也有了明确的新规定,严格要求“一人一卡”,不得利用任何虚假的理由来骗取超额的药品和医疗服务,而医院方面也被要求建立严格的档案设施,这意味个人在使用医保的时候也不要再动一些“歪脑筋”,不然轻则罚款,重则可能也会面临刑事指控。
规范使用社保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是否面临一些问题,规范使用社保都是必须的。
要知道,针对社保缴费和使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过去我国可能没有太多的办法解决,毕竟大部分资料都是地方自己统计的。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国家在信息化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完善了相关的系统,也基本建立健全了相关的设备,社保、医保的全国联网已经不成问题,因此相关的信息在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全国流通的,只要进行核查,很多原本被忽视的信息都有可能会被暴露出来,到时候再后悔可就真的晚了。
所以,个人不仅要自己规范使用或者缴费社保,也要尽可能劝导身边人,避免因此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