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我认为最应该做的就是一视同仁。即使父母没办法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也不应该顾此失彼,对待两个孩子的待遇相差甚大。
虽然说在儿女结婚成家后,父母就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可以退出儿女的家庭。但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父母年老体弱时,还是得依靠儿女照顾。
既然如此,父母就应该过早地把自己的房产和钱财分给儿女们,而应该把这些留下来傍身。到了最后日子,哪个儿女孝顺负责养老就给谁,这样才不至于老无所依老无所养。
1
赵阿姨和老伴,年轻那会,确实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儿是老大,但赵阿姨的公婆却并不喜欢这个孙女,连带着赵阿姨也受到了婆家的冷落。
而等赵阿姨二胎生下儿子后,公婆特别高兴,把孙子宠上了天。而公婆也对赵阿姨的态度好了很多,精心伺候月子,日夜帮忙带孩子。
正因此,赵阿姨的内心难免也不知不觉偏向了儿子。虽然女儿也很乖巧听话,可在赵阿姨的心里,始终认为女儿迟早会嫁人,自己的养老还是得依靠儿子。
2
在这样的思想下,赵阿姨和老伴退休后,儿子结婚成家后,他们就把自己名下的两套房子全都给了儿子。当时儿子儿媳特别感激,一个劲说着感谢的话,还说以后一定会好好给公婆养老。
老伴原本不太同意,想留下一套房子养老。但赵阿姨却认为,反正儿媳妇生了孙子后,他们就会到儿子家长住,顺便帮带孩子。老家的房子,留不留都无所谓了。老伴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
而两套房子分给儿子的事情,让出嫁的女儿却心寒了。女儿虽然没回来闹过,但她却生气挂断了电话。
从此之后,女儿也很少再回娘家。虽然逢年过节,女儿还会送礼送红包,但却没有了以往的热情。
3
赵阿姨内心有些崩溃,她自认为自己没有错,女儿始终是外人,只有儿子才是自己晚年的依靠。而等儿媳生下了孙子,赵阿姨和老伴,果真去照顾了。虽然日子过得磕磕碰碰,但也还算是熬了过来。
只是孙子三岁后,儿媳就以孙子大上学不需要他们为由,把他们赶走了。这下赵阿姨顿时慌乱了,她从未想过,去儿子家待了三年,帮儿媳养大了孙子,可等到真正安享晚年时,却被儿媳扫地出门。
赵阿姨很伤心,但儿子却劝他们先去姐姐家住段时间,他再想办法说服儿媳。赵阿姨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去女儿家找女儿女婿养老。
4
看到父母来,女儿虽然有些意料,但她还是没有拒之门外。只是女婿得知岳父母要长住自己养老后,却顿时恼羞成怒:你们来住一段时间,我们欢迎。但你们长住养老,那绝对不行。你们有亲生儿子,房产钱财全都给了他,他有义务养你们。而我一个女婿,没拿钱没义务。
女婿的话,让赵阿姨和老伴,又是心寒又是凄凉。因为女婿说的都是事实,当初他们确实没给女儿女婿一分钱家产,如今却来找他们养老,他们确实觉得丢脸。可丢脸也没办法,丢脸也好过无家可归啊。
只是如今女婿的拒绝,让他们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赵阿姨也没想到,自己当初的偏心,会导致如今自己无家可归。
女儿虽然心疼他们,但因为当初他们没给女儿多少嫁妆,更没有给女儿家产,女儿在婆家也没什么说话权。
5
赵阿姨和老伴,硬着头皮住了几天,然后就收拾行李走人了。他们直接拿着房产证去到儿子家,要求收回自己的两套房子。儿媳嚷着公婆收回房子,她就跟赵阿姨儿子离婚。
听着儿媳要挟的话,赵阿姨再也没有妥协。既然儿子都不争气,那么他们做父母的,又怎么扶得上墙?可儿子也不肯让出房子,最后老伴提议给儿子留一套,他们自己留一套养老。
可赵阿姨还是不想妥协,想两套房子全都收回来。经过这次养老,赵阿姨也算是看明白了,儿子儿媳指望不上养老,而女儿也没能力给他们养老。他们只有靠自己,才能安享晚年。
只是儿子非闹着要一套房子,否则就断绝关系。大家说,赵阿姨该为了亲情,让出一套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