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办理退休的人员,大家都希望自己有一份理想的养老金,但是对于养老金的计算,涉及到很多因素,并不是简单的几个数字就能计算。其实现在各地退休的社保APP上就有一个栏目,养老保险养老金的估算,不过那上面也也需要填写相关的数据,如果数据不准确,估算的结果也是不准确的。
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城镇人口预期寿命等进行综合计算的。对照这几个因素,你只提供了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缴费费基数可以根据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来推算,但在你的缴费年限中也还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这种推算的结果也是不准确的,对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由于中国太大,不知道你是哪个省的,所以这也是无法估计的。不过可以设想几个数字进行模拟计算,主要还是给你展示一下养老金的计算过程,让你知道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也许这样就达到了回答你这个问题的目的。
在养老金的计算中,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如果视同缴费年限的人,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根据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来作为计发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这个表述很多人可能还是看不懂,这里所说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主要是指省级社保部门根据统计数据公布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也是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是由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乘以平均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比较简单,就是按照个人账户总额来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你是60岁办理退休,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你个人账户26000元,除以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87.05元,这个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比较低的。
基础养老金部分,按照今年大多数地方公布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大概是在6000元左右,你38年工龄,那么你参加工作的时间是1983年,如果实际缴费时间从1992年开始计算,你的视同缴费年限是9年,实际缴费年限是28年,每年计入个人账户资金为928.57元,平均每月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只有77.38元,平均缴费基数只有967.25元。平均下来你的缴费指数也就是0.6。按照退休时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00元来计算,你的平均指数缴费工资为3600元。
按照基础养老金计算办法,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00元,加上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3600元,合计为每月9600元,二者的平均值为4800元,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为48元,缴费年限38年,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为1824元,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187.38元,每月养老金2011.38元。
此外还有9年的缴费年限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按照四川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是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每缴费一年发给1.3的过渡性养老金,这里的平均值是每月4800元,乘以1.3%,就是每一年视同缴费年限是62.4元,你是9年的视同缴费年限,每月过渡性养老金为561.6元。通过这样模拟计算的结果,你的基础养老金每月1824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87.38元,过渡性养老金每月561.6元,合计每月养老金2572.98元,如果属于独生子女父母,在四川要加发5%,每月还要加发128.65元,总计每月养老金为2701.63元。
综上所述,根据你提供的数据来计算,你38年工龄,个人账户26000元,退休后每月养老金就是2701.63元左右。这个计算的结果,和我当时办理退休时37年工龄,每月2600多元的养老金基本上比较吻合的,这中间的主要数据的差异就是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如果办理退休时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能够超过6000元,那么养老金超过3000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