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个月办理的退休,39年工龄,仅仅比工友少1年工龄,怎么他养老金比我高出那么多?养老金5年一个档,实在是不公平!”
世界上本来没有那么多谣言,传播的次数多了,自然相信的人就多了,养老金5年一个档,是真是假,在网络上争执不休。
我爸自己也遇到了这个事儿,好巧不巧,他与工友同时退休,这么多年下来,俩人工资也差不多,养老金还是差了几百元。
“养老金5年一个档来计算,实在是对我们这些够不到40年的人不公平!”面对我爸的问题,社保局的专家们直接回复:
绝对不可能!
我爸当时就愣住了,立马打电话问我,养老金到底是怎么算的,如果不是5年一个档,为啥差1年工龄,还差这么多钱呢?
今天【社保精算师】为你解读养老金计算的奥秘:
01、养老金按照5年一个档,并非空穴来风
曾经在90年代甚至以前的企业退休金制度,没有建立起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职工赚到的工资全部进入口袋,无需扣缴养老保险,退休后单位发放退休金。
工龄,也就是工作年限直接决定了退休金在哪个档次,比如说上述表格中满35年的,和30-35年的就差了5%,以至于现在也有很多人这么认为。
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养老模式,个人账户需要个人扣缴一定的钱数,单位交的钱进入统筹账户,大大减轻了企业的压力。
同时,养老金计算公式也有了全新的概念,总共有三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对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计算方法可以看上表,全国统一计算公式,只要缴纳养老保险,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都可以领到。
但过渡性养老金却是一部分人才能享受得到,各省市自行确定计算公式,就比如说大连市过渡性养老金是这么计算的:
过渡性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年限+特殊工种年限)×1.4%
02、工龄39年和40年,养老金到底差在哪里
假如说我爸和工友是同时退休,39年工龄和40年工龄到底差在哪里?首先假定二人从1993年到2020年都是按照100%档次缴费,实际缴费27年,具体如下:
显然,我爸和工友个人账户的钱数是完全一样的,在没计算利息的前提下,俩人个人账户余额都是75887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均为546元。
因为是今年退休,2020年社平工资还未出来,执行的还是2019年7962的社平工资,经过计算,39年工龄和40年工龄的基础养老金分别为3105元、3185元。
我爸和工友二人一直在国企工作,1993年之前的工作年限是可以视同缴费的,假设我爸是视同缴费12年,工友是视同缴费13年。
经过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分别是1338元、1449元。
经过简单计算(忽略账户利息),我爸养老金是546+3105+1338,共计4959元,工友养老金是546+3185+1449,共计5180元,相差221元。
03、缴费年限是不是会精确到月份?
看到上述测算,或许还有人问,养老金计算虽然不是5年一个档,但是缴费39年和缴费39年11个月的人,有没有养老金差距呢?
当然有,养老金始终是多缴多得,养老金的计算都是会精确到月份,这种方式让所有的人都公平,所以,想要交养老保险的人,就不用在乎这些细节了。
养老保险,为啥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每多缴1年社保,养老金上涨也就是100元不到的样子,为何我这里的测算数据,却多了221元,答案就在于过渡性养老金。
灵活就业人员都是实打实的自己缴费,所以,多交1年社保,带来的是个人账户额和缴费年限的增多,无法带来过渡性养老金的上涨,也就涨的少了。#MCN百夫长计划#
大家怎么看?你觉得灵活就业人员有必要交社保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