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决定退休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是职务还是工龄?
2021-03-11 01:36  浏览:17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决定退休养老金的高低是职务还是工龄?按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职务和工龄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职务局决定的是缴费基数,工龄决定的是缴费年限,二者在退休养老金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过去的退休制度,职务和工龄也是决定养老金最总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都是按照退休前一个的月的工资总额,结合自己的工龄来计算自己养老金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职务高的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都会比较高的,享受的各种补贴、津贴也比较高。很多人到了退休前,为了照顾退休老同志,还会突击提拔,使自己退休前的工资更高一点,这样退休后,即使按照工龄来折算养老金的比例,养老金也会更高;同时工龄越长的人,在工资与养老金的比例中更高,比如工龄达到40年的人,领取养老金的比例可以达到95%以上。


在1992年国家对企业职工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以后,由于企业的工资体系也是按照职务、技术职称等来确定的,在企业职务越高的人,工资就会越高,有的甚至是实行年薪制,但是有的工人每月可能就是几千元的工资。这样职务高的人,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指数有可能会超过200%或是300%,但部分工人由于工资比较低,缴费基数也比较低,只能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来作为缴费基数,在相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职务高的人由于缴费基数比较高,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就会比较高,所以养老金比职务低的人多二倍到三倍这是完全正常的。

有的人虽然缴费基数不高,但是工龄长。没有缴费前的工龄,可以视同为缴费年限,缴费后的工龄作为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都是累计计算的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长的人,个人账户资金积累也会比较高,视同缴费年限长的人,计算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时的视同缴费指数也比较高,这些都是增加养老金的重要因素。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后,养老金也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等来作为计算的综合因素。和国有企业一样,职务高的人,工龄长的人,由于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比较长,加之工资基数比较高,缴费基数也比较高,这也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比较高的直接原因。

当然只有职业职务高,工龄长,如果职务不转化为缴费基数,工龄不转化为缴费年限,那即使职务再高,工龄再长也是没有用的。比如民营企业的高管,虽然拿着高额的年薪,但是养老保险仍然是按照60%来作为缴费基数,退休后养老金也是比较低的;工龄要转化为视同缴费年限,或者是实际缴费年限,如果不是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这是无法转化为视同缴费年限的,如果没有实际缴纳养老保险,工龄又不是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这样的工龄实际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甚至可能还无法办理退休,享受不到养老金。


综上所述,决定退休养老金高低的因素,职务和工龄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在工龄一样时,职务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职务要转化为缴费基数、工龄要转化为缴费年限才会对养老金的高低起到关键作用。


发布人:1a2e****    IP:117.173.8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