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很多的年轻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有的年轻人会选择在读完书后直接就留在了这座城市,在这座城市发展。
而有的年轻人会选择去自己喜欢的城市外出打工,每天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在城市的东西南北。
但在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人难免会产生疲惫,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一些情绪。
长此以往,人们就会羡慕农村的生活,向往那种田园生活,都想体会一下人们所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很多人都对向往的生活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见解。作为学生,学生向往着不需要学习,不需要写作业的生活。
作为上班的人来说,上班的人向往着没有工作的生活。作为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就是最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生活,但是当自己向往的生活实现的时候,在那时候自己就一定是快乐的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父母为自己操劳了大半辈子,现在自己长大了,有工作有了能力能够养活自己和孝顺自己的父母了。
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以老人为主,让老人吃饱穿暖睡好,不让老人做任何的脏活累活,让老人安度晚年。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深思一个问题,像这种子女对父母几乎“废物式养老”是正确的吗?
“废物式养老”悄然兴起:父母正在被慢慢摧毁,年轻儿女别不在意。
小李的父母在小李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小李是由母亲一个人抚养长大的。母亲为了能够给予小李更好的生活,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没有说过苦,没有说过累。
小李看到母亲的付出在心里暗暗的下决心,在自己长大后一定会好好的孝顺自己的母亲,以此来回报母亲的辛苦付出。
通过小李的努力,小李获得了回报。在大城市扎根后,小李把自己的母亲接了过来。
小李会在自己上班之前安排好母亲的一切,然后小李下班后会选择带着自己的母亲进的公园逛逛。等到周末的时候,还会带着母亲去动物园,植物园看看。
刚刚开始的时候母亲感觉还不错,但时间一长母亲的情绪就表现得有些低落。
小李询问母亲原因,母亲说:“自己整天呆在家里,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干,只能是在家干等着你下班回家”,小李意识到自己的母亲不太适应当前的生活。
小李的母亲原本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突然一下就闲了起来。再加上母亲住到城市里,也不认识小区里的老人,只能每天等着小李下班。
小李忽然意识到自己给母亲的养老方式是错误的。
相信大家通过阅读上面的内容都已经能够理解“废物式养老”。我们大家都知道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讲究松弛有度,劳逸结合。
那么我们在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上,是不是应该也这样做呢?
1、避免孤独,在社会关系中明确自我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一个人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在整个群体中,每个找到自己的定位,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上面我们讲到小李的母亲情绪有些低沉,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那不正是小李的母亲,脱离了群体从而产生了孤独。
我们怎么能够帮助老人呢?就拿小李的母亲来说,小李可以把自己的母亲介绍给小区你的其他老人认识,让自己的母亲融入到小区老人的圈子里面去。
这样自己不在家的时候,母亲就可以选择出门和小区里的老人一起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
2、避免空虚,老年人也要为梦想而活
很多的父母都是为自己的子女所活,在自己的子女长大后娶亲或者出嫁后,父母就感觉完成了自己这辈子的使命,突然一下子就闲了下来,不知道自己应该再干点什么了。
那像这样,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我们的父母呢?我们可以从侧面询问一下父母有没有想去的地方?有没有想学的什么知识或者技能?再者有没有什么梦想没有实现。
总结: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在面对父母养老的问题上,我们要像对待我们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那样注重方式方法,避免废物式养老。
帮助老人在社会关系中明确自我,避免老人孤独。鼓励老人追求自己的梦想,避免老人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