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什么样的专家?说出“城市剩女嫁农村男光棍”
2021-02-17 21:06  浏览:152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来源于公众号 | 老牛观澜

这两天,一名专家关于“城市剩女下嫁农村光棍男”的言论,引发了网民大讨论。这位专家是山西省智库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吴修明,在农村光棍日益增多、城市剩女也越来越多的时下,这位专家自以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良方。


(专家吴修明,图片来源网络)

他称:城市“剩女”多,农村“剩男”多,要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让城市女青年不把农村视为畏途(下嫁农村光棍男)。地方政府也可采取适当措施,尽可能解决一些性别“结构”难题,如将农村“剩男”进行技能培训,“输出”到女性集中的行业和地区。

……

专家的话猛一看没毛病,仔细一分析就是一坨“狗屎”。

我们是讲究人人平等和自由公平的国度。以近几年来提倡的“ 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对照这位专家的“城市剩女下嫁农村光棍”的言论,就知道其谬误和下作到了什么地步。

无论剩男剩女,那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享有完全自由和平等的人,而不是可以随意指点、随意安排“配种”的牲畜。在婚恋上,必须讲究也必须坚持的前提是“婚姻自由”,嫁不嫁、娶不娶,完全属于人或公民的权利。

什么将“农村剩男”进行技术培训,什么“输入”到什么行业和地方,其中是否饱含着这位专家骨子里对农村和农村剩男的歧视?又是否视广大剩男剩女为可以随意支配、安置的“牲口”?

从上面专家的言论中,我们没有读到“平等”二字,也没有读到对人和人格的基本尊重。请好好品一品。到了21世纪了,我国已经到了“世界经济第二强国”的地步了,已经改革开放40余年了,这位专家骨子里看待广大老百姓,怎么还是高高在上、当“牲畜”和物品一样随意评价和安置呢?

这样的专家“心态”,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群体对另一些群体的态度。在某个群体眼里,其他群体是被管控对象,是活人而不是“人”。

某个群体眼里,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平等的,自由是给自己的,而不是给他人的。

所谓的“人”,是可以忽悠和利用的,是呼来唤去的牛马羊。

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因其书籍《古拉格群岛》、《癌病船》描写真实的苏联集中营。书籍异常轰动,他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苏联主管文化的官员找到他,让他拒绝诺奖。这名官员说: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民群众不答应。

索尔仁尼琴说:人民群众就是个锤子,需要的时候掏出来,不需要的时候就装进去。

在这位说出“输出农村光棍论”的吴专家眼里,“人民群众应该就是锤子”。或者说就是“草民”,屁民,蚁民。当人家需要你是“人”的时候,你才是“人”,不需要你的时候就是牲畜。

需要你结婚的时候必须结婚,需要你离婚的时候必须离婚;需要你进城的时候必须进城,不需要你的时候,就提高房价、房租,关闭有地下室的廉价租赁房和室外可以住人的“下水井”,让你连睡“公园冷板凳”的机会都没有。

需要你的时候,你必须生、多多地生,不生还不行;不需要你的时候,想生也不能生,多生一个“搞死你”“罚死你”;需要你的时候,说是“某某”来养老,不需要你的时候,又说是“养老靠自己”。

需要你的时候,可以大干快上,超常发展,不需要你的时候“严格规范”“全面取缔”;需要你的时候,赶快来投资,不需要你的时候,马上“关门打狗”。这就是现实,而背后的骨子里的基因,是不是就和这位“人口专家”说那样,可以随意、很随意地“指点指引”这些屁民们。

这就是“专家”,砖头的“专”!这也就是“砖家”们,背后隐藏着的、习惯性的高人一等的思维吧。

而这些自诩专家、又是“智库”的人,可不是人微言轻,某种程度上他们这些人可以左右上层决策。他们以国师自居,也事实上充当了“国师”的角色。

——我真怕怕,那天真给你来一个硬性的城乡剩男剩女“拉朗配”,在日益严峻的当下,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狗屎”专家非常多,是要坏事的。我不知道多年来的“计X"政策好不好,但事实上却是造成今天“人口断崖”的祸根之一。我还知道早在十余年前,就有智者忧心忡忡地提议尽快中止“计X"政策,但据说就是被一位”专家“用放开生育会造成”人口激增“的研究成果给“吓住了”。

这位提出“放开生育将人口激增论”的专家,是今天和今后人口发展的“罪魁”(大家不妨百度)!也是最典型的“狗屎”专家的一员。

而自诩为“国师”者的专家,多冷血。再造一千枚核弹的胡专家怎样,那个称“中国死4000人等于没死”的李专家怎样,那个建议在喜马拉雅山底放千枚核弹,引爆后改变地球公转轨道,而后全球一起“完蛋”的赵专家又怎样?

那一个不是血腥的、血淋淋的“国师”?

国中多妖孽,人民没有好果子吃。

而这些身为“国师”的伪专家,他们视群众如牲畜、视人如蚁、如虫、如草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人的自由和平等价值观的抵制,是对现代文明和现代人文气息的抵消。以专家为代表的那群人,一定尚在蒙昧之中,已经被人民群众甩的很远。


这两天有关山东群体磕头的视频,网上疯传。如果说单纯给长辈磕磕头,你磕一百个、上千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民风民俗使然。但细究起来,同样令人恐惧。

如果说,山东这个孔孟之乡,一直延续这个古老传统可以理解,难以理解的是为何近年来有“壮大”和“返古”之势?磕头的人群不是少了,而是越来越多了,强行推行推广的多了,顺其自然的为什么少了?

而更多“复古”的背后,却能窥见国内民风民意的风向标。

你真的以为所谓的“复兴传统文化”,就仅仅是多磕头?多做揖?真的以为就是让孩子们多读些“四书五经”?不是的,绝不是的。这些“复古”和打着复古传统的背后,未必不会复活那些与现代文明、民煮相抵牾的“沉渣”。

威权主义必然来临,自由空气有可能荡然无存,绝对服从意识将得到加强;“一种声音”可能成为主流,“正常说话会越来越难”,天下大概率可能会变得YA雀无声。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当国民的思维因“复古”受到束缚,自由的争呜是不复存在的,人们的思想会被彻底束缚住,“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放开一些”将不会那么容易了。

我真正害怕的是,山东这一崇尚和推广的“见长辈磕头”的封建习俗,正是人们思维开始受到禁锢的先兆。

而前后40余年来中国日益开放开明的精神成果,有可能会随着人们思想的禁锢、思维的日趋保守、思想的日益僵化,人人“崇上媚上”的高度统一,而毁于一旦。人们还回到那个没有科学,没有活力,没有自由,没有人性,没有灵魂,没有创新,只有盲从的那个年代。

真害怕那样的场景出现,那就是彻彻底底地开历史的倒车了。


发布人:09cb****    IP:117.173.9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