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在长大成人;如今孩子对父母的爱就到了力所能及之处。
养儿防老从心里头来说,还是我们大众的一个美好愿望,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养老都成了老人们自己要全面考虑的心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该是一种爱的延续。
住在隔壁的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本来前几年身体还好,经常帮助闺女做做饭,家里家外的收拾一下,孩子们进来进去都无比亲热的喊着“姥姥”,蛮是一幅合家欢乐的样子。
以前,我还以为这老太太只有3个女儿,才一直与她大女儿过。后来听说她给儿子成家立业后,与儿媳妇处不来,就带着几十万块钱来大女儿家了。那时候她肯定认为自己有点钱,身体也行,闺女能孝顺一点;或者说她为了承全儿子的好日子,而选择一种保持距离的爱,因为无论何时儿子都是她应该极力照顾着幸福成长!
有一天,突然听说这个老太太由于得了脑出血,经几次手术终于保住了生命,可是行动不方便,被她闺女们送入了养老院。
门里门外
也许家家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时我们不知道她的儿子是否有过进孝之心,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儿女们无论如何都还是会想父母的、爱父母的。
不管儿女年岁有几十,有时候还是需要父母的安慰,因为这也许是世间最后一份毫无虚假的牵挂、真心实意的关怀,甚至给儿女们一个最可靠的经验、道理——爱,仍在成长之间!
由于以前经常看到这老太太的女儿们,“妈长妈短”的围在身边,现在听说把她送养老院了,我当时就有点用道德绑架了一下她的闺女们:钱花没了,就不好好伺候老人了,让人一说也不太好听吧!
其实我也明显感到她大闺女的不自然:唯恐左邻右舍的笑她不孝。
千度红尘
后来,我认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这与孝顺无关,应该是切合实际的、保持人情味的处理养老问题。
如果为了孝顺过不好日子也不行吧,父母绝对不想看到子女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何况每个子女都有一大堆眼前身后的事,如果花钱托付一个能尽心尽意尽责照顾生活的地方,也没有啥不对!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都有浓重的家、国情怀,可有时候家却不是老人们养老的最好选择,那么就在心中选择另外一个大家:国家、社会!
探索生命
虽然以后养老会有很多种形式,但是在老人们行动自如之时,孩子们还是不忍心将他们送进养老院,因为父母在家就是一种幸福!
你如果把父母送去养老院了,那应该不是不孝,而是人们都得适应生活………
(原创作品,道版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