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易萧 审丨易桉
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我国现存电子社保卡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2亿张,可见电子社保卡使用日益普遍,而且电子社保卡的申领和查询也更加简便,在支付宝、微信等APP的小程序均可以完成。
电子社保卡与实体社保卡一样,签发和管理都是由人社部完成,使用电子社保卡后,社保缴费情况打开小程序就能看,不仅如此,更多便民服务也在持续开发。
电子社保卡更便捷
2018年,人社部就曾对电子社保卡试运行,经过2年多的探索和发展,电子社保卡在全国逐渐普及,作为一个电子类的身份认证,电子社保卡申领之后,可以通过个人面部识别,在政务网站上实现个人的快速注册。
电子社保卡注册之后变成了城市生活的‘一卡通’,拿着这张电子卡片,可以在城市内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博物馆、图书馆等城市配套服务,也是可以凭卡入园。
而且在疫情期间,很多需要现场办、窗口办的服务,通过电子社保卡多可以完成,比如返岗复工、政策查询、失业就业登记、失业金申办、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等,可谓是智慧城市应用的一大亮点。
服务范围不断扩展
与传统的实体卡片主要面向养老和医疗不同,电子社保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比如在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人社部就在电子社保卡的基础上增加了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在全国30多个地市开展试点,还有刚刚推行的‘就业在线’服务,连接起来当地的企业和求职人员。
那电子社保卡在各省有什么具体应用呢?海南省今年将电子毕业生报到,也加到了电子社保卡内,毕业生通过登录电子社保卡程序,进行就业信息的填报;安徽省更是将全省农民的补贴款,直接下放到了社保卡内,受补贴人可以直接将电子社保卡与其他支付工具绑定用来提取。
可见现阶段每个地区都有应用重点和自己的特色,结合当地实际,提高公众对电子社保卡的认知和接受度,这样才能让更多人享受电子社保卡带来的便捷。
社保卡电子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而且只要一部智能机,就可以享受多种多样的服务,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生活。
但是电子社保卡的普及,也给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优化服务程序,增加服务种类,更要在全国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现统一管理,在避免资源浪费和提高卡片安全性上做文章。
(版权说明:本文由大时代资讯V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