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你给谁带娃,就找谁养老”,婆婆想让儿媳给自己养老,被吐槽
2020-12-22 09:34  浏览:27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可以说是宝妈最为脆弱的一个阶段,因为她们不仅自己需要别人照顾,而且还要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初为人母的陌生与胆怯。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谁能帮助宝妈带娃,这份恩情宝妈也一定会记在心里,并且在日后回报。但同样的,如果宝妈在坐月子时因为种种原因而受了委屈,结下了“月子仇”,那么她们也会将这件事放在心里很久。


6旬婆婆要求儿媳妇给自己养老,反被吐槽

欣月是一位八零后妈妈,从南方远嫁到北方,不在父母身边的她显得很是自立,不过她在生娃带娃这件事情上却还是个新手,于是欣月和老公便找到了同在一个城市的婆婆。

可婆婆只帮欣月带了半个月的孩子,就正好赶上欣月的小姑子也怀孕了,婆婆考虑到欣月暂时没有工作,而女儿还在上班,于是抛下了欣月母女,去照顾自己的女儿,并且一直帮女儿带孩子带到小学。面对婆婆如此偏心,欣月只是默默将委屈咽下。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欣月的女儿也已上了初中,欣月便重新找了份工作,不过没多久,婆婆却因生病住院了,出院后,孝顺的老公便将婆婆接回自己家中照顾。

欣月其实并不拦着老公照顾婆婆,平时给婆婆买些生活用品也都爽快给钱,但自己和女儿对婆婆态度冷淡,很少主动关心和照顾婆婆。

后来丈夫出差,欣月不得不短暂的接替了照顾婆婆的工作,但她发现,6旬婆婆在言语中总吐露出想让儿子儿媳给自己养老的想法。


而老人这样的话,却被一向好脾气的欣月吐槽:“我不拦着你儿子孝顺你,因为那是他必须做的,但我却没有这个义务,所以你当初给谁带娃,现在就找谁去给你养老。”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欣月的事虽然只是个例,但其实在生活中,也确实存在这种“偏心”的老人。

老人的“偏心”不利于家庭和谐

虽然说,老人本身是没有义务帮子女带孩子,而且帮谁带孩子也是老人的自由,但像欣月婆婆这样的,也未免寒了儿媳的心。

毕竟,女儿的孩子是亲孙儿,儿媳的孩子也同样是亲孙儿。老人偏心,只会引起家庭的不和谐关系。


而且婆媳关系不和,不仅儿子在中间受气,小孩子也同样难受,如果关系紧张到一定程度,恐怕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对他们的成长也没有益处。

“婆媳关系”不和谐,对孩子的成长也没好处

1) 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与奶奶都是亲人,可两人的矛盾,会让孩子很难做。

与妈妈亲而不亲奶奶,心里会很难受,如果亲近奶奶,妈妈也会不高兴,同样会令孩子难受。


都说妈妈亲、隔代亲,面对同是亲人的两位,却像仇人一样,孩子夹在中间只会左右为难。

2) 内心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的心目当中,亲人本应该和睦融洽,如果连亲人都彼此生厌,甚至互相指责、争吵,会影响孩子对家庭关系的认知偏差,从而对家庭关系缺乏信心。

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孩子日后对家庭生活的看法,也会使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


3) 不容易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家人的观点和对人的看法,很容易对孩子的是非观产生影响,特别是强迫孩子“站队”,逼迫孩子认同自己的观点,认定对方就是错误的时候。

孩子为了说服自己,相信某一方是完全正确的,往往会促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是非观。


【妈咪有话说:】

其实面对类似的事情,家长们还需理性看待。

一方面,宝妈要理解老人帮你带娃是情份,不带也不可责备。另一方面,谁都有脆弱和需要人帮助的时候,作为婆婆,也是孩子的亲奶奶,在儿子和儿媳需要搭把手时给予帮助,也体现了老人的宽容与慈爱不是吗?

今日话题:如果你是欣月,会怎么做呢?


发布人:e2ca****    IP:223.213.0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