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养老金体系,是我国重大民生项目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过该体系,国内2.5亿老龄人口在生活上得以有所保障,可以利用养老金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所需。不过如若了解过养老体系,便会发现养老金维持的办法相对单一。该体系本身属于现收现付制,通过收取适龄人群交付的养老金费用,拿来作为已缴纳养老金人群的发放本金。
但如若社保体系出现“断缴潮”,大部分适龄人群拒绝交付养老金,退休老人又该靠谁来“养”?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老百姓,也困扰着国家。根据每日财经数据统计,现阶段中国养老金体系正在出现缺口,预估到2029年便会逐步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而如若到了2036年,国家剩余养老金结余将全部耗尽。
养老金收支缺口不断扩大,也让许多老百姓感到灰心丧气。社会部分人群提出意见,认为既然养老金收支缺口正在逐步扩大,养老金体系未来也非常难维持,与其向国家缴付养老金倒不如选择向银行存定期,这样的方式方法更加稳定。显然这种观点存在误区,养老金存有缺口虽是既定事实,但是国家也在积极寻求办法解决问题。
仅仅因为养老金存有缺口,便唱衰养老金制度,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国家根据西方国家养老金体系架构案例,正在试图探索新型养老金体系架构的可能性。2019年中央下发文件《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长期规划》也指出,下一阶段我国将会进一步夯实养老金财富储备,建立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我国将会逐步摆脱负债型养老金体系,逐步向资产性养老金体系过渡。
何为资产型养老金?这个问题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毕竟中央文件已经明确透露,这将会是解决养老金问题的关键“钥匙”,它将会达到为老龄人群养老金买单的效果。根据现存智库方案和中央构想思路当中,我们可以明确找到国家对于架构资产型养老体系的思路。未来国家将会加速发展第二、第三支柱性养老金,架构以国家支持为辅助、企业主和商业单位发起的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
这两大支柱性养老金,将会减少社会对于养老金资金需求数量,继而达到延缓养老金收支缺口扩大的效果。此外,智库团队和中央政府还在试图架构养老基金。将养老基金用于低风险、中高收入的投资项目,继而扩大资金数量,达到架构良性养老基金体系的效果。中国社科院专家郑秉文也谈到,资产型养老金体系并非无法构建,国际上也有不少先进案例值得学习。
郑秉文表示,加拿大在1997年养老金改革当中,便是利用上述思路架构良性养老金体系,成功解决养老金年收不抵支的问题。如今庞大的资产投资收益,正在让加拿大的养老金体系变得更加充盈。此外他指出,除去国家主动寻求变革外,国家还需要适时学会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只有国家出面引导老百姓缴付养老金,解决养老金收支不抵的问题才会有办法解决。
他表示接下来国家应当尽快引入多缴多得等激励机制,以激烈的方式来鼓励老百姓缴付养老金。单一靠政府注资维持养老金体系,显然是一个非常不理智的选择。国家只有主动遏制“断缴潮”的出现,才会让收不抵支的情况逐步减少。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架构资产型养老金体系,也将会为养老金发放套上一个保障,让体系能够正常维持下去,老龄人口也有人可“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