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叔私信说自己已经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了,但是社保交了12年,让单位给办理退休,单位的小姑娘不怎么上心,并且道听途说说社保累计缴满15年才可以办理退休,所以他这种情况不能办理退休,给他急得够呛,以为自己交的这12年的社保费白交了。那该怎么办呢?
如果社保只交了12年就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明显社保年限还差三年,不能办理退休的话,那这12年的社保简直交的太亏了!
当然想办理退休也不是没有办法,一般情况下,下面这三种方法可以让你正常办理退休,有的办法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多,有的办法领取的少,所以具体使用哪一种方法办理退休也要根据个人的经济能力去做选择和判断,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都比社保缴费年限不足不能办理退休要好很多。
选择一次性趸缴后办理退休
在延迟退休这个说法提出来之前,到达退休年龄社保缴费年限不足的,大家都知道可以正常办理退休,但是在办理退休时要进行一次性趸缴后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
比如说你的养老保险交了12年,对于规定的15年还差三年,那么缺少的这三年,社保中心则允许你一次性补缴剩余这3年的社保费,补足后立马就可以办理退休,这个补缴的过程叫作趸缴,当然,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提出来之后,趸缴也在渐渐的消退,不知道目前有哪些城市仍然可以趸缴,如果说依然存在的话,那么这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当然,社保趸缴时需要支出的全部费用是由个人承担的,包括应该由企业承担的部分和个人承担的部分都需要自己全额承担,也就是说缴费的压力稍微有一点大;就拿北京社保举例来说,目前最低缴费基数每月需缴纳的社保费为1996元多。
忽略不计每年的社保最低基数上调导致的费用增多,补缴三年则需要1996×12×3=71856元,也就是说三年的补交费用大概需要七万多,虽然说一次性支出的费用较多,但是可以让你立马办理退休,过了生日之后的次月就可以领取养老金,效率还是非常高的,有经济能力的当然建议选择这一种。
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我们都知道社保的分类分为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三种,当然也可以说是两种(职工与灵活就业的养老基本无差异);如果趸缴已经不存在了,个人也不想延迟退休,那么可以继续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然后以城乡居民的角色将来办理退休,当然这也是社保法所允许的。
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后,个人缴费的压力会相对的小很多,但是无论哪种养老保险都是讲究多缴多得,所以交的少,将来领的也少;同样的年限,居民退休后的养老金可能要比职工退休少很多,所以说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是一种可取的方法,但是相应的养老金也下降了,除非是经济能力非常有限的,可以采取此种做法。
延退继续缴纳至15年再办理退休
延迟退休政策提出以后,很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对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社保年限不足的这些人来说解决了不能办理退休的困扰。
也就是说,延迟退休政策提出以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社保年限不足的,可以申请延迟退休,继续缴纳满15年后办理退休即可,当然这也是延迟退休的狭义使用。
延迟退休和一次性趸缴退休,两者退休后待遇的差别并不大,所缴纳的费用也是差不了多少,唯一的一个好处就是,一次性趸缴可以快速的让你办理退休,但是相应的经济压力会稍微大一些,毕竟一次性支出数额不小;而延迟退休则是需要和正常职工一样逐月上班,逐月缴费,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会高一些,但是费用为逐月缴纳,个人承担的经济压力会小一些,如果非要比个高下,个人觉得能趸缴则趸缴,最好不要延迟退休,当然这两者相比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来说都十分划算,具体哪一种更适合你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总体权衡一下了。
相信以上的详细分析肯定能为大家作出判断提供一些依据,如果大家还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