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囊括医疗、养老、生育、失业、工伤5大方面,其作为最基础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让13.5亿持有社保卡并积极参与缴纳社保的人受益。在社保体系当中,除了医疗报销之外,大家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养老了。依照目前的社保政策,累计缴纳满15年方可在60岁退休之后按月领取养老金,虽然就现状而言,不少人的养老金水平还比较低,但对于退休人员而言,其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到最基础的温饱及生活问题。
众所周知,逐步调整与完善养老金制度,并加快推动社保制度改革是近些年来国家努力的一个方向。而且,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意识到社保的重要性,以及让更多退休职工及农民享受到政策红利,几乎每年各地的养老金标准都会有所上调。这不,步入2021年,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也将迎来3大调整,对于能够领取养老金的人而言又是一波新福利。那么,究竟是哪3大调整呢?一起来了解下。
第一:基础养老金实现17连涨板上钉钉
2020年疫情肆虐,但各地均上调了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实现了16连涨,为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更切实的保障。而到了2021年,养老金连涨的“习惯”不会就此中断,截止到小编发稿之前,像甘肃、山东、江苏等省份已经陆续公布2021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上调方案。不出意外的话,其余省市详细的调整方案也将会在近期陆续公布,预期上涨幅度为3~5%。
第二:养老金业务全部经由社保卡办理
不得不说,这一点是2021年的最新变化。据悉,社保卡可以应用到的场景其实比较多,比如买药、住院治疗、乘坐地铁和公交、金融账户取款等等。以往,不同地区办理养老金业务的处理方式不同,有的是直接发放现金,有的发放到存折。而自2021年开始,所有的养老金发放业务将全部经由社保卡办理,即通过社保卡领取养老金。
第三:养老金省级统筹全部完成
何为养老金省级统筹呢?简单来讲,即同一个省份内养老保险业务实现统收统支,进行统一化管理。而之所以要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确保养老金能够足额按时发放,同时利于均衡各地的养老金负担。而且,养老金省级统筹完成之后,同一个省份内养老金的发放周期是一样的,基本不会再出现晚发或者不发的情况。
总而言之,在养老金制度不断调整及完善的背景下,退休职工的养老福利会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养老差距也会进一步缩小。当然,还是那句话,多缴多得、少缴少得,要想在退休之后多拿养老金,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多缴纳养老保险,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提高缴费比例及缴费基数,或许只有这样,才不会再为养老难题而犯愁。对此,你的看法又是怎么样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