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就是敬老院的客儿。”同事一脸忧郁地说。同事的孩子非常优秀,名牌大学毕业,又读了博士,找个对象也是博士,现定居澳大利亚,年薪折合人民币五、六十万元,已经在当地买了房。
日前,与一老同事聊天,问及孩子情况,有此儿女,老同事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盼子成龙,盼女成凤,是为人父母的最大愿望。从幼儿园开始,就选学校,上各种辅导班,每天陪着学习,为的就是孩子能金榜题名,出人头地。记得当年高考时,同事着实为孩子能被名校录取骄傲过,一有人问起,满脸都笑开了花,那份子女长脸提气的得意劲真令人羡慕。
二十年过去,孩子功成名就,同事的愿望得以实现,可他却高兴不起来了,从脸上都能看出心底里的痛。
近60岁的老同事告诉我,他和老伴一起去了一次澳大利亚,在那里呆了半个月就回来了,语言不通,路标上的字母也不认识,孩子白天上班,家里就他和老伴俩个人,哪也去不了,每天度日如年,所以只住了两周,就回来了,并日再也不想去了。
他和老伴都有退休金,每个月收入超万元,根本不用花孩子的钱。他说:“等我们俩动弹不动那天,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敬老院。孩子那打死也不去。"
一个年龄段想一个年龄段的事,临近老年,他已深深为日后的事情担忧。
有句老话,叫“优秀的孩子是社会的,不优秀的孩子才是自己的。”我的这位老同事,可能正应验了这句话。
人到老年,更多的是需要陪伴,特别是身体有个病灾的时候,没有近亲照顾是很难的。如我这个同事,如果今天让他重新选择,他可能更希望孩子庸常一些,能够守在身边,享受儿孙承欢膝前的天伦之乐。
唉,人生,到底怎样才是对呢???